洞悉先几:港鐵好「估」兼好「股」 - 黃德几

洞悉先几:港鐵好「估」兼好「股」 - 黃德几

日前出席電視直播財經節目,與主持人殷莉大談新書點滴,筆者認為最重要是把過去的挫敗和失誤,作為反面教材提醒讀者。除了要感謝為新書寫序的17位良師益友,還要感謝《蘋果日報》讓我在本欄發表意見。上周撰文《和黃不再做「藍燈籠」》,預期:「3集團『依必』指日可待,和黃股價可望一洗頹風,09年6月起多次未能突破的58.50元重大阻力,可望一舉而破,不再做『藍燈籠』。」和記黃埔(013)上周五收市報62.85元,上述預測亦已有幸言中。
八達通控股出售客戶資料事件,弄得滿城風雨,亦成為日前港鐵公司(066)中期業績發佈會的其中一個焦點。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當日再次就事件公開道歉,直斥八達通偏離本業,是「於情不合、於理不合」。
事實上,根據港鐵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示,集團上半年應佔八達通淨利潤為7700萬元,港鐵擁有八達通股權57.4%。從八達通出售「私隱」收入只有4400萬元,純利則只會更少,不務正業的盈利有限事小,但影響公眾信心則事大。
然而,從港鐵中期業績來看,則不得不對集團未來盈利作出更正面的預測,中期純利按年增長47.6%,至66.39億元;上半年物業發展利潤按年急增72.6%,高達37.05億元,主要來自日出康城「領都」、火炭「御龍山」及烏溪沙「銀湖.天峰」。將軍澳56區、佔地2萬方米的商場,可望在年底獲發入伙紙,屆時可按市值將應佔權益入賬。

售樓收益有數計

雖然大圍「名城」第一期已售出78%單位,並獲發入伙紙,但港鐵物業入賬原則上規定項目收入須大於支出,由於「名城」有4200伙,第一期只有1300多伙,因此第一期全面售罄,仍未足夠覆蓋項目支出,要到2011年才可望入賬。
對分析員來說,由於與港鐵聯台發展「名城」的長江實業(001),已可把有關售樓收益入賬,港鐵下半年售樓收益將更加好「估」。從盈利角度看,港鐵當然是好「股」。講大話實屬不智,被批評亦是應該,但胡亂一哭二鬧,經常「人參燉公雞」(內地潮語:人身攻擊),則此風絕不可長。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