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越來越多抗藥惡菌威脅市民健康。黃大仙醫院在17名病人身上發現一種可引致嚴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紋帶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striatum),至少4人死亡。由於當中16人由六間九龍區公立醫院轉介過來,一人在社區感染,因此不排除該菌已在公院及社區擴散。有專家表示,該呼吸道奪命惡菌主要入侵抵抗力弱人士,市民必須停止濫用抗生素,防止惡菌擴散。
紋帶棒狀桿菌常存在於人的皮膚或黏膜,以往醫學界認為該菌不會致病,但近年越來越多人感染後致病,日本、意大利及西班牙均曾有致病個案。
黃大仙醫院06年1月至07年6月,發現17名病人的23個樣本帶有紋帶棒狀桿菌,當中16人由六間公立醫院轉介到該院療養,部份人轉院前證實帶菌,部份人轉院後首天抽取的樣本證實帶菌,不排除該菌已在其他公立醫院出現。
多有呼吸道疾病 插喉加速致命
另一人本身患支氣管擴張,向普通科門診求診前三個月沒有入住醫院,證實患社區感染肺炎。他轉介到該院首天抽取的痰液樣本證實帶菌,顯示他在社區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已康復。
17名病人中9人出現呼吸道疾病,包括5人出現急性支氣管炎,有發燒或多痰病徵、兩人出現醫院感染肺炎、一人出現社區感染肺炎及一人肺含膿。9人中至少4名病人死亡,一人本身患俗稱「爆肺」的氣胸,要三次插喉引流,因此令紋帶棒狀桿菌入肺引致發炎及含膿,疑因此加速死亡。
感染源頭最少五個 抗藥性不同
黃大仙醫院胸肺科副顧問醫生黃琼英表示,因該院發現的紋帶棒狀桿菌有不同抗藥性及特性,故病人的感染源頭最少有五至六個;部份病人對一般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無效,要用強力抗生素萬古霉素。黃大仙醫院其後大大加強感染控制措施,病人數目減少,相信整體公立醫院的個案不多。
她指,健康人士帶有紋帶棒狀桿菌不會病發,但當抵抗力弱惡菌便會致病。高危人士包括癌症患者、長期插喉的病人(惡菌透過喉管入侵身體)、車禍傷者(惡菌可入骨導致發炎),身體有傷口也令惡菌容易入侵。惡菌亦可導致心瓣發炎,嚴重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