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情緒並不存在 - 武大郎

仇富情緒並不存在 - 武大郎

Amina被輕判引起公憤,有輿論指皆因社會充斥着仇富情緒,如果被告是窮人,根本不會有那麼大迴響。
仇富情緒被廣泛運用是近期之事。多見用於代表工商界的政黨與功能組別議員、大地產商等,指社會要求取消功能組別、投訴地產商大起發水樓與屏風樓、反對魯連城在大浪西灣起建築物等爭論出現,皆因社會瀰漫着仇富情緒。

襲警經過深入腦海

香港現在真的充滿着仇富情緒?從Amina案的實情、判詞、司法不足等方面研究,便可知是否如此。
有關此事的評論很多,但較少人提及事件中的「視覺震撼」和網上科技帶來的影響。Amina未被審訊前,其如何摑打警員、逆線駕駛、拒絕酒精測試的情景,已在電視新聞大播特播,加上市民可在網上無限次重溫,Amina的惡行已深入廣大市民腦海,已先入為主的預期Amina今次必被判囚。而且片段包含劇情、高潮、視覺、聽覺、觸覺效果,使片段長久留在人們腦中,不易忘記。
當Amina被輕判,與市民預期出現嚴重落差時,事件又涉及公義因素(警員秉正執法反被打被辱),市民自然質疑判決,不管被告是富是貧也無影響。
令事件涉及仇富,全因片段中的soundbite,Amina一句「Idon'tcare,Ineedtoleave」(我唔理,我要走),令人聯想她因為認為自己出身富裕,可視法紀如無物;加上傳媒稱她為包致金姪女,夏佳理外甥女,令Amina權貴之後的形象深入民心。
當判詞交代Amina被輕判原因之一是家境優秀,自然使人聯想Amina獲得輕判是因家境富裕、有權貴親人所致。若Amina不是富有,她根本難以聘請名醫寫報告,指她有精神情緒問題才犯案並因而免得入獄。在法律上的先天不足下,進一步加深其是因家境富裕而獲輕判。
但以上也不能證明市民不滿判決是出於仇富情緒。唐家榮兒子無牌駕駛案、阮雲道兒子涉嫌藏毒案、彭楚盈事件,全涉及權貴人士因家境富裕而被輕判或免於起訴的嫌疑,卻沒有在民間掀起反對熱潮,是因以上事件不像Amina案有視覺震撼效果而易吸引市民眼球,也沒有像Amina般「開到聲」視法紀如無物。
所以市民不滿Amina案判決並非出於甚麼仇富情緒,而是不滿Amina恃富任意妄為。市民不滿的是有人自恃富有而視公義如無物,而非因別人富有便仇恨之。

市民不滿沒有公義

仇富情緒一詞有誤導之嫌,彷彿說市民不滿地產商是因妒忌他們富裕,但實情是市民不滿地產商在賺到肚滿腸肥下還賣發水樓、示範單位有誤導等呃秤惡行,毫無企業良心。反之不少富豪如李嘉誠、蒙民偉、林世榮皆是很多市民的偶像,市民只會視富有者為發奮目標而非仇視。市民不滿的是不公義,並非仇富。
武大郎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