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龕供不應求,香港人死無葬身,甚至葬灰之地,唔只自己人關注,特首煲呔鬧人唔好各家自掃門前雪,連國際權威時評雜誌《經濟學人》(TheEconomist)都留意到香港人閉翳身後事問題,最新一期嘅雜誌有篇文章講述香港骨灰龕位不足嘅文章,港人白事頓成國際新聞。
社會矛盾造就商機
《經人》文章題為Overmydeadbody,副題係Forgetburial--acrowdedcitynolongerhasroomevenforashes,佔成半版篇幅,頗為顯著。文章提到沙田碩門邨居民,早前遊行抗議政府建議喺區內興建骨灰龕,相信碩門邨街坊點都估唔到嗰次示威會一鳴《經人》。
煲呔鬧人各家自掃門前雪,《經人》指雖然特首開聲,不過居民照樣反對,而呢種社會矛盾,卻造就商機,致私營骨灰龕位有價有市,一個港幣20萬元嘅骨灰龕位都十分搶手。《經人》又指出,由於港府會立法規管私營骨灰龕位,預計龕位價錢有升無跌,事關立法後非法經營者要離場,合法龕位就更加渴市。
面對呢嚿肥豬肉,《經人》指出連上市公司都垂涎,賭王嘅信德集團就計劃大發死人財,喺澳門興建大型骨灰龕場,閒閒哋都有5萬個位,香港唔敢開嘅賭場,唔願興建嘅骨灰龕位,澳門都百無禁忌為香港人提供生前死後服務,真係難得。
兩個月兩度論港事
八方記得《經人》近期都有評論香港社會狀況,上個月中有一篇三個全版嘅文章,係關於香港最低工資立法,指此法一立,已故經濟學大師佛利民形容香港係自由經濟實驗場嘅實驗告終,兩個月兩次評論港事,都算罕見。
話說回來,香港人土葬無望,火葬又無龕位放置骨灰,《經人》提議大家採用經濟實惠嘅海葬,政府每星期一次安排親友出海撒骨灰,讓骨灰隨風四散,落在大海,畀先人遠離怨聲四起嘅居民,讓先人耳根清靜,豈不更好!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