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委員籲利率市場化

人行委員籲利率市場化

【本報訊】7月數據印證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宏觀調控「鬆」與「不鬆」,成為爭議話題。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夏斌站到「從緊」一邊,不僅表示應堅守7.5萬億元人民幣信貸目標,還應考慮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允許存款利率非對稱加息。他同時建議落實人民幣滙率制度改革。

倡不對稱加存款息

夏斌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訪問時表示,市場已連續7個月負利率,現時「應該給予正利率的信號」;但為了防止在經濟增速下滑時一次性加息,為市場造成不必要負面影響,「不如乘勢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允許存款利率適度上浮」。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解釋,若利率能夠浮動,商業銀行為了吸客,必定會將存款利率推高,同時為了轉嫁成本,必然會對部份客戶提高貸款利率,「實際效果等於加息」。
7月內地通脹按年上升3.3%,發改委昨日在「7月份價格形勢分析報告」中預測,第三季度價格水平按年漲幅「將在當前漲幅上下略有波動」,意味通脹仍將跑贏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2.25厘,負利率現象仍然存在。
不過,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現時通縮傾向大於通脹,經濟數據回落,房地產市場已開始調整,外圍環境也更加弱化,若存款利率單向增加,會影響居民消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此雖然利率改革「方向正確」,但他認為應在經濟情況穩定的情況下才推進,「此時應更加關注宏觀調控的穩定性」。

促增滙率彈性利外貿

另外,夏斌在訪問中建議,中央在做好過渡性安排後,實施官方承諾的人民幣滙率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加滙率彈性,以利好中國外貿發展和結構調整,還可總體上減輕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