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因找不到理想工作,索性多留在大學兩年進修碩士,希望在賺取教學助理薪酬的同時,可以多一點競爭力。不過,現在進修碩士未必能增強競爭力,兩年後除了成熟一點之外,現時找工作遇上的問題仍會出現。有選擇的話,仍然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再進修較好,因工作環境能令人在各方面有進步,特別是人際關係,將來的薪酬自然水漲船高。
有意志可改善生活
朋友T在晚飯時說:「我呢世都會窮」,原因可能是其只有中學學歷,現在大學生普遍的薪酬大不如前,好的職位不斷流失,較好的都給競爭力很強的畢業生拿去。不如意的只有持觀望態度,等待時機找些更好、更穩定的職位,或是再進修遲些再算。大家亦看見每逢有大機構或政府部門招聘,均引來大批人士應徵。較早前巴士工潮以失敗告終,原因之一是本身巴士司機的工資,在現時的環境算是不錯,我也認識不少家庭的經濟支柱是巴士司機。
朋友在會考有20分,因家庭問題不能繼續升學,現在打算進修。進修肯定是改善生活環境的重要手段,我告知以往在97前,只要埋頭苦讀拿一些專業資格,以後的路不會太難走。現在此方法未必可行,只有加倍努力才可以。其實朋友已完成一個專業文憑,想拿一個學位,拿了一間學校的資料給我,我想了一想,朋友以為此學校很差。事實上,經常有學生或朋友問我進修建議,我認為要小心選擇,否則花費巨額金錢,卻提升不了競爭力。
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指出,M型社會是不少國家經濟發展的寫照。朋友不知有否嚇怕,但只要有意志,生活是可以改善的。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