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觀眾的水準與戲院的舒適度往往成反比,去油麻地那間座椅狹窄,僵坐兩小時後離開戲院可能要直接進按摩院的戲院看電影,多半能遇上夢寐以求的同場觀眾:熄手機,關嘴巴,並且,幾乎沒有肢體動作。在那些座椅舒適得讓人產生錯覺,以為置身自家沙發的戲院看電影,則很多時候令人崩潰,日理萬機不斷接聽手機者有之,餓鬼投胎不斷進食者有之,如看合家歡電視劇滔滔解釋劇情者有之,旁若無人在座椅上親熱的情侶亦有之。我遇過最惡劣的同場觀眾是一對小情侶,他們根本不是來看電影的,女的半躺在男的懷裏,兩人打情罵俏,嬌嗲聲、氣喘聲不絕於耳。我幾乎按捺不住,想取出200塊錢擲到他們臉上,然後暴喝一句:「沒錢開房!?」
老實說我被自己嚇了一跳,開始懷疑這是躁狂先兆。戲院真是個認識別人認識自己的好地方。
所以我很贊成試探期的男女相約看電影,由選擇哪一部電影,選擇哪一個時段,選擇坐在哪一個位子,到買不買爆穀汽水,看電影時手忙不忙嘴忙不忙,到離開戲院後討論看過的電影,基本上,對一個人的品味、嗜好、習慣、生活方式、價值體系、知識水準、思考方式、洞悉能力、溝通技巧……都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當戲院這一關順利通過,意味着兩個人有相處的可能性,就可以考慮短途旅行了,後者將告訴你,兩個人有沒有相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