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智:港時裝地位被低估

鄧達智:港時裝地位被低估

香港超越巴黎和東京,高踞時裝之都第二位,本港時裝設計師鄧達智不感到意外。他指香港時裝地位一向被低估,香港店舖售賣來自全球各地時裝品牌,本土年輕設計師對時裝了解程度,也跟歐美設計師看齊。

80後設計師眼光國際化

鄧達智說:「相比起巴黎,香港在創意方面可能較為欠缺,但在時裝貿易上,則在亞太區領先。」香港時裝設計發展的轉捩點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香港經濟起飛,紡織製衣業昌盛發展,「香港製造」時裝在國際知名度高。時至今日,國際大小知名時裝品牌都在香港落腳。鄧達智說:「日本時裝品牌雖多,但欠缺國際性,巴黎的時裝,香港也可找到,因為香港包容性很強。」
香港過往培育出不少本地時裝設計師及時裝品牌,成為東南亞的主要設計中心後,今天已進軍國際。
八、九十年代,本地時裝設計師如鄧達智、張路路、鄭兆良、馬偉明和文麗賢崛起,今時今日,年輕一代設計師更是後生可畏。鄧達智說:「現在八十後的設計師,對時裝有很深入了解,眼光國際化,往往能做到恰到好處。」
不過香港時裝業面臨不少隱憂,鄧達智表示,租金太貴,令年輕設計師很難開舖,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且包括設計在內的整條時裝生產線,大部份已北移上大陸,間接減少本地設計師的機會。鄧達智補充:「成衣商仍會找我們做顧問,入行做設計也有萬多元一個月,因此時裝業前景仍相當樂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