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再救樓市 234億撐業主

華府再救樓市 234億撐業主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樓市近月轉差,強制收樓個案有再上升趨勢,奧巴馬政府昨宣佈將再撥款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協助面臨強制收樓的失業業主度過難關。
新的援助計劃主要分兩部份,財政部表示會在未來1年,將當中20億美元分配給17個失業情況較嚴重的州分,好讓當地的房貸機構向業主提供援助計劃。餘下的10億美元將透過住房與城市發展署,向供款困難的業主提供為期兩年、最多達5萬美元的免息貸款。新資助計劃的金額是來自前年推出的7000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

強制收樓歷來次高

財政部金融穩定部份助理秘書HerbertAllison指出,這是一個深度衰退,市民需要較長時間找尋工作,故當局認為對失業人士提供額外援助非常重要。但有經濟師認為,政府此舉充其量都只能防止樓市繼續變壞,無法令樓市起死回生。
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推出財政刺激計劃,包括為苦業主提供援助,令樓市回穩,從而帶動該國經濟復蘇。然而,隨着政府提供的的置業稅務優惠於今年4月底結束,樓市近月情況顯著變壞,加上勞工市場一池死水,即使息口極低,失業人士亦難以取得按揭或進行貸款重組,令強制收樓個案逐步回升。
研究機構RealtyTrac昨公布,7月份進入收樓程序的住宅個案達到32.5宗,較6月增加4%,而強制收樓宗數較6月上升9%至約9.28萬宗,是2005年1月有紀錄以來第二高。
分析員表示,雖然銀行已延長斷供寬限期,以減少進入強制收樓程序的個案,但上月強制收樓宗數已是連續第8個月錄得按年升幅,反映斷供問題仍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