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瑜伽開業四月執笠苦主報警 促查是否詐騙

美麗瑜伽開業四月執笠
苦主報警 促查是否詐騙

【本報訊】拖欠薪金及強積金的美麗瑜伽昨日結業。有區議員接獲過百名苦主求助,涉及逾百萬元會費。40多名苦主昨到警署報警,促請警方調查是否涉及詐騙,16名員工到勞工處申請追討欠薪。工會擔心「瑜伽泡沫」爆破引發淘汰戰,現在只是結業潮的開始。 記者:白琳

在上水及屯門設分店的美麗瑜伽曾拖欠18多萬元強積金供款,曾有多名員工向本報投訴欠薪。中心昨在大門外貼上清盤告示,解釋因現金周轉不靈而結業。資料顯示,該中心最少有6,000名會員。

中心結業後,學員紛紛上門了解事件。

李小姐付了兩萬多元做永久會員,求助無門。

設施非常簡陋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累積接獲逾100名苦主求助,涉及費用逾100萬元,昨與其中40多人到上水警署報案。他指出,該上水分店是區內唯一連鎖瑜伽中心,屬「獨市」生意,最初吸引很多居民光顧。該店去年底還未裝修完畢就招收會員,聲稱1月營業,但拖到4月才開幕。
該中心開業數月,蘇西智不斷接獲投訴,指設施非常簡陋,洗手間和浴室欠奉,「開冷氣,鋪張軟墊就開檔。中心一路話未搭到水喉」。多名苦主被中心職員游說成為永久會員,稱可分期付款,「職員話啱啱先開張,點會咁快執笠,又話分期隨時可以cut」。苦主得知結業後,紛紛向信用卡公司要求終止月供付款,對方卻表示早已把全費一次過付給美麗瑜伽,因此卡主無法終止付款。蘇希望警方徹查事件是否涉及詐騙。
美麗瑜伽的上水分店昨日人去樓空,多名會員到場「摸門釘」。李女士去年底成為永久會員,全費逾2.1萬元,「我迷咗瑜伽,上水得一間,就叫埋個女嚟做」。她的女兒6月簽約,送贈品手袋,但分店職員上周六突然家訪,表示因合約問題,另一合作公司無法提供贈品,即場向女兒退回現金,並推銷其他套餐,「個女就好彩,有得退返,我就冇晒。希望政府監管得緊啲」。

拖欠員工薪金

勞工署表示,接獲美麗瑜伽屯門及上水分店16名員工求助,追討6月至今的薪金及代通知金。社區工會總幹事丘永順表示,當中15名員工向該會求助,包括清潔工、文員及會計,涉及金額約20多萬元。
繼YogaYoga及PlanetYoga之後,美麗瑜伽是今年第三間倒閉的連鎖瑜伽中心。丘永順認為,早年本港興起瑜伽熱,瑜伽中心紛紛開張,近年社區團體跟風舉辦瑜伽班,價錢相宜,變相搶去瑜伽中心的街坊生意。他擔心小型至中型的瑜伽中心將會陸續結業,導致更多工友失業。

瑜伽投訴升兩倍多

【本報訊】本港瑜伽中心越開越多,投訴個案因而飆升。消委會接獲的相關投訴個案比去年同期升逾兩倍,總幹事劉燕卿呼籲學員勿因貪小便宜預繳大量款項,「為咗小恩小惠簽咁耐約,到頭來損失仲大」。

擬立法管預繳式收費

消委會去年共接獲188宗與瑜伽公司相關投訴,今年首七個月有451宗投訴,涉及427萬元,個案數量比去年同期的121宗增加逾兩倍。今年314宗投訴個案關於公司倒閉,佔整體七成,比去年同期的45宗暴升六倍。其他投訴類別依次為收費項目爭拗、服務質素及銷售手法。
消費權益立法已展開諮詢,劉燕卿指出,立法後瑜伽預繳式收費將受規管,「即係冇諗過畀服務,都照收人錢,就要負法律責任」。立法之前,消費者只可向有關商戶民事訴償,但取回欠款的機會渺茫,「就算做咗債權人,公司有錢還債嘅機會好低」。她建議,消費者一旦發現中招,應盡快向有關信用卡公司商討終止分期繳費,「唔同卡公司唔同做法,未必成功」。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則希望政府賦予消委會執法權力,才能阻嚇預繳式不良銷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