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變性人求評估似人球見醫生要輪半年 威院將設團隊服務

準變性人求評估似人球
見醫生要輪半年 威院將設團隊服務

【記者陳凱迎報道】變性人做手術後結婚受到阻撓,做手術前想尋找醫生評估亦困難重重。有「準變性人」形容自己似個「人肉皮球」,要由九龍中轉到九龍西,到最後再轉到新界東的公立醫院,才有合適服務,每次見醫生亦相隔半年;為縮短輪候及集中處理個案,威爾斯親王醫院精神科計劃,成立團隊一站式為有變性需要者提供評估,是繼05年瑪麗醫院關閉性診所後,公院首個類似項目。

遭家人話變態最難過

天生一顆女兒心,卻擁有一副男性身軀的Rene(化名)患上性別認同障礙。22歲的Rene自小已愛着裙,青春期時又用荷爾蒙藥減少長鬍子及變性等改變;年紀越長,Rene越確定自己的性向,外表打扮也女性化,身邊人的冷嘲熱諷亦越來越多。「最難過係屋企人話我係變態、怪胎」!升上大學,Rene又因為同學的眼光時常缺席,出席率僅30%。
性向問題嚴重困擾Rene,遂向公院精神科求診,豈料變了「人肉皮球」,6至7年間由最初向伊利沙伯醫院求診,再被調到瑪嘉烈醫院,「後來瑪嘉烈個醫生走咗,直頭冇得睇」,最後輾轉到了威院,為變性進行精神評估至今,但今年5月預約心理醫生,要輪到明年1月才能見到。
除Rene外,去年已由男人變成女人的Joanne,也有類似遭遇。「我試過去睇精神科,但個醫生話佢無咁嘅知識幫我」!結果只能為Joanne提供簡單評估。

吳敏倫倡開設性診所

根據支持同性戀及雙性戀等人士的組織「香港女同盟會」資料,05年至今有107人於各公院聯網接受性別認同障礙輔導,但新症由排期到首次見醫生,時間長達至少半年。
負責該服務的威院精神科麥棨諾醫生指出,過去兩年該院每月有2至3宗新症,須接受性別認同障礙的評估及輔導,可見此服務有一定需求;麥說,該院初步計劃由精神科、心理科、職業治療及整形外科等組成跨專業的團隊,為病人提供一站式評估及荷爾蒙治療服務,是繼瑪麗醫院05年關閉性診所後,公院首個同類項目。
當年於瑪麗醫院設性診所的吳敏倫教授認為,有需要重開類似性診所服務,「集中心理同外科服務先有用,分開晒個別醫生根本無足夠知識幫病人」,他認為病人及醫生同得益。

每年約六人接受變性手術

【本報訊】本港公立醫院每年約為六名人士進行變性手術。想要變性,便必須按美國指引,在術前接受長達18個月至兩年的評估,除測試荷爾蒙藥物帶來的影響外,也要嘗試面對新身份帶來的衝擊。
醫管局在00年至09年期間,共為29人進行變性手術。現時律敦治醫院則是唯一有提供變性手術的公立醫院,該院外科主管袁維昌指,近年接受變性手術者每年有5至6個,較以往每年2至3個增加。

手術前需評估兩年

威爾斯親王醫院精神科醫生麥棨諾表示,一個人接受變性手術前,需要先由精神科、心理科、內分泌科及外科等醫生,進行評估,過程需時18個月至兩年。除觀察荷爾蒙藥物在用者身上的反應,變性者同時要嘗試術後的性別生活,「男仔就要由打扮到行為舉止都變成女仔,返工、見朋友都要」!藉此讓變性者提早了解自己能否應付變性後,的一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