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股市及商品價格變化,當然是反映資金流向的必然結果。高風險資產價格中,例如外幣及商品市場,已於6月初見底回升,而正常應當反映投資市場前景預期最敏感,也常常應該是最快的環球股市,卻遲遲在7月初才見底回升。
坊間解讀是投資者聽候上月歐美企業公佈上季的盈利報告,結果發現逾7成報告勝市場預期;另一邊廂,內地上月公佈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中央調控政策開始收效,過去快速的增長勢頭已明顯放緩;美國方面情況更反智,就業、消費者信心、樓房、經濟增長等數據,完全不合格,亦有更多數字及報告,反映餘下本年的歐美增長勢頭也問題多多。
但是,每當數據發表後,高風險資產價格,例牌來個反智走勢,即市況受累惡劣數據才一兩個小時後,大都會轉為憧憬中美兩地會因應數據越是遜預期,越會早跑出來刺激經濟,結果大市往往都會反覆高收。
提防儲局再救市落空
雖然中央進一步收緊調控的需要,確實是相對上季的情況為低,但看來市場已植入樂觀預期,憧憬中央將會進一步反過來放寬某些調控政策。A股本年表現最遜的內銀及內房股,確實亦於上月反彈不小。如內地內房龍頭股萬科,上月也從年半低位反彈逾25%,但正如A股指數般,較年初仍跌兩成,明顯跑輸歐美及港股。留意內地上月樓價及汽車價格,均有減價促銷情況!至於華爾街方面,市場憧憬聯儲局議息聲明,可能宣佈重新執行量化寬鬆政策,將持有萬多億美元的按揭債券陸續到期時,再於市場上重新購入,令金融體系展現新一輪「水浸」,間接改善投資氣氛。但伯南克既然發現最新投資氣氛已擺脫陰霾滿佈的前景,恐防聯儲局未必會落實任何量化寬鬆政策或其他刺激措施,僅會用口頭紓緩市場幾句說話而已。
歐元拆息漲了4個月尚未停,而歐元卻從1.1877底部回升近12%,油價沒颶風吹襲已升16%,銅價更漲22%。全球產品熱賣的蘋果電腦股價,過去3個多月卻乏善足陳!資金追落後,大都沒有好結果。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