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開車打瞌睡 撞石躉BB在媽媽懷中夾死

爸爸開車打瞌睡 撞石躉
BB在媽媽懷中夾死

【本報訊】一宗普通的撞車事故,導致車上一名嬰兒慘死在媽媽懷抱中。年僅9個月的男嬰,昨日由媽媽抱着,與4歲姊姊一同乘坐爸爸駕駛的私家車回家,當汽車駛至屯門汀九橋時,失事掃毀多個水馬後撞向石躉,車頭損毀。車上有扣安全帶的父母和姊姊均僅受輕傷,惟躺在媽媽懷中的男嬰,卻疑因媽媽在撞車時身體衝前撞後,男嬰胸部被媽媽雙臂緊壓,胸骨斷裂插入內臟重創。父親在意外後情緒激動,叫喊:「我瞌眼瞓睇唔到,撞咗埋個石躉度……」男嬰送院搶救後不治。記者:張培生 鄭大康

死在媽媽懷中的9個月大男嬰何慎之,與父親(37歲)、姓黃母親(38歲)和4歲姊姊同住在天水圍天盛苑。事發時,何駕駛私家車回家,慎之由媽媽抱着坐在後座左邊,面向車頭,姊姊則坐在爸爸後面的座位。據稱,除了慎之,其餘三人都有扣安全帶。

父親衝落車大哭大叫

昨午2時許,載着何一家四口的私家車,由青衣沿汀九橋往屯門方向,駛至汀九橋橋尾時,私家車突然失事,將一列擺放在路邊水馬撞開,繼而直衝撞向一個豎立路牌的大石躉,車頭損毀凹陷。其實當時汽車撞力不算太猛,何和妻子僅是被安全帶勒至胸口痛楚,並無大礙,其4歲女兒亦只是被安全帶傷及右邊面頰。
不過,何夫婦查看慎之情況時,見他沒有表面傷痕,也沒有哇哇大哭,整個人全無反應,兩人都大驚失色,何立即致電報警,並不停呼喚兒子名字。救護車迅速趕至,何當時情緒十分激動,馬上落車衝出路中心大哭大叫,救護員上前安慰問發生何事時,他叫喊:「我瞌眼瞓睇唔到,撞咗埋個石躉度……」
救護員將慎之從其母親懷中接過,用氧氣罩幫助他呼吸,由爸爸陪同送院急救,男嬰被送到荃灣仁濟醫院時已完全昏迷,雙眼緊閉。母親當時已被嚇至呆滯,要由救護員扶出車廂,事後與輕傷女兒一同送院。
男嬰在醫院經搶救後,一度被送入病房治理,惟情況急轉直下,延至4時44分終告不治。

男嬰母親及姊姊有扣戴安全帶,只受輕傷。

司機疑打瞌睡致私家車失控撞石躉,車頭嚴重損毀。

疑胸骨斷裂插入內臟

消息稱,男嬰疑是胸骨斷裂插入內臟致死,不排除在撞車期間,車上各人受撞力導致身體前後猛衝,而男嬰則在母親雙臂壓着時,胸部受壓致胸骨折斷,最終慘死在媽媽的懷抱中。
屯門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馮顯達表示,男嬰胸骨斷裂插傷內臟,有可能是插穿肺部引致內出血,或插穿肺膜致空氣進入胸腔,令男嬰無法呼吸窒息而死。馮顯達又指,斷裂胸骨亦有可能是插穿心臟而大量出血死亡。馮又說,嬰兒的肝臟比成人較大,若被胸骨插穿亦會造成大量出血死亡。

司機看見兒子全無反應後,衝落車大哭大叫。有線電視畫面

車禍男嬰慘死示意圖

1)父親駕駛私家車,母親抱着男嬰坐後座左邊,女兒坐在媽媽身旁。私家車沿汀九橋駛入屯門公路時失事,掃毀一列水馬後直撞石躉

2)撞車時母親身體衝前撞後,懷中男嬰疑被母親壓斷胸骨插穿內臟,送院搶救終告不治

抱嬰坐車應採面對面姿勢

【本報訊】汀九橋奪命車禍中枉死的9個月大男嬰何慎之,事發時坐在母親的懷抱中,結果在汽車猛撼石躉時,身體疑遭擠壓導致胸骨折斷致死。專家指出,家長即使雙手抱着幼兒,但一個不正確的姿勢足以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歐洲規定用安全座椅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說,本港法例無明文規定嬰兒要坐嬰兒安全座椅,令家長的安全意識變得薄弱。他表示,兒童安全的乘坐位置應在司機座位後的位置,如家長要懷抱嬰兒,正確的姿勢是與嬰兒面對面,這樣一旦發生意外,可減低對嬰兒的傷害。
目前,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已規定12歲以下兒童乘車時,必須用安全座椅。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指示,現時法例無規定嬰兒必須使用安全座椅,但一旦意外索償,則會引起爭議。
有急症科醫生指出,嬰兒乘坐私家車如沒有使用嬰兒汽車安全椅,由成人手抱是非常危險,當發生意外猛力撞擊時,隨時被拋出車外,更因嬰兒頸部脆弱,容易因衝力猛而頸椎折斷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