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女神入中大那晚,中大學生會會長黎恩灝Eric拿着咪高峯唱學生會會歌,歌聲動不動聽無人理會,就像在維園唱《自由花》,大家只在乎有「拆拆哋」的聲音襯底。但原來唱歌是Eric強項,唱K心水是楊千嬅早期歌曲。「女聲嚟o架喎,你點唱呀?」「有合唱o架嘛。」「!」「同埋平時我唱拉丁歌都係唱高音o架啦。」「拉.丁.歌?」
「嗰晚心情好激動,膽怯就冇,每個上得學生會莊嘅人都試過嗌咪,所以唔會驚。嗰晚去到有個老鬼走埋嚟,喂!唱吓學生會歌啦,咁我哋咪唱囉。」
「驚講錯嘢影衰學生會」
今年六四晚上,2,000師生護民女,火車站對出草地上是黑壓壓的人頭,不少校友都驚嘆盛況空前,其實在事發前一個月,中大對六四悼念活動的反應還是冷冷清清。那時學生會把高智活新作品《民主的碎片》放在文化廣場,一邊播放《自由花》,同場舉辦圖片展,現場只有黎恩灝穿上六四Tee嗌咪,周圍小貓三、四隻,旁邊內地來港學生會的攤位成員,半眼也沒有看他一眼。
不過是數星期時間,一切翻天覆地改變,Eric說,過去這段日子壓力很大,「好夜瞓,但又唔可以晏起身,有乜發生要即時回應,電台節目又要一朝早,頻頻出去做訪問,令自己好頻撲,又好怕講錯嘢,好驚講咗啲嘢好低層次,人哋覺得太簡單,阿媽係女人咁,會影衰學生會。」
五區公投、大專2012參選、民主女神像入中大、政改包圍立法會,一連串的事,Eric上莊前想也沒想過,「係上年10月搞菜園村,先發現自己需要有個平台去做啲嘢,學生會正好係一個了解社會議題、深化討論嘅地方,但係上咗莊先發現好多突發事要處理,突然間爆一件事出嚟,得一晚時間安排,身心都好攰」。
雖然忙到「甩轆」,但今個學期GPA仍過3。Eric是虔誠天主教教徒,在彌撒中擔任司琴及指揮,很多人覺得念政治及公共行政的他長得像他老師蔡子強,記者卻覺得他是「正義版技安」,只是沒有開演唱會,也沒有逼朋友仔聽他獻技,他每個星期都唱,是歌詠團中堅,唱的是非一般的彌撒曲。
踏上社運之路全因樞機
Eric在中學時代首次接觸傳統拉丁文彌撒,被額我略歌曲吸引,開始學拉丁文,從此每周一次穿上長袍在彌撒中唱歌,溫文爾雅。在中大,他選讀拉丁文,上學生會莊,卡片上也印着「NonMinistrarisedMinistrare」一句拉丁語,意思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黎恩灝說,踏上社運之路,跟教會和陳日君樞機有很大關係,第一次遊行就是02年在堂區組織下反23條,陳日君與當年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舌戰令他印象最深,「樞機講嘅嘢令我覺得,信仰唔淨係講祈禱、靈修,要有番社會幅度,信仰係要擺落生活,樞機做到呢個榜樣」。
畢業後,他希望繼續念書、從事學術研究,「我唔係想做乜嘢出位嘅人,成日提醒自己要好似樞機咁有服務嘅心,呢樣嘢到呢一刻都覺得好有用。」
記者 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