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南北水流轉可控直通車可期 - 郭小民

國策透視:南北水流轉可控直通車可期 - 郭小民

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上周初指出,下一階段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上述說話意味人民幣朝自由兌換再跨出一步外,市場更揣測「南水北調」與「北水南下」勢必加速。除小QFII外,「港股直通車」可望再啟航。
上周五,中國證監會宣佈批出第一隻人民幣基金,香港散戶終可透過買賣基金投資A股。下一步,相信是直接在港交所買賣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股票或ETF。

人幣股票須除「千億」障礙

不過,本港推人民幣股票需清除「千億」障礙。小民所指的是根據香港金管局數據,6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增長4.8%至897億元(人民幣.下同)。銀行公會署理主席譚何錦文上周五出席公會例會後表示,預期至年底將突破1000億元。
就是千億的預期,令企業在港發行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股票大計,變得「這麼近、那麼遠」。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7月在上海表示,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股票不存在制度障礙,但「我們發兩億元IPO,應該有機會成功,發20億可能就難了點。」
其實,香港要吸引人民幣滙聚,可從跨境貿易入手,人行等六部委在6月22日聯合下發通知,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及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境內試點地區則擴至20個省區。
從人行網站取得的資料,截至5月中旬,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交易量已近500億元,其中廣東佔了絕大部份,廣州及深圳合計約300億元,上海近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500億元的成績來自14個試點,而香港5月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增至近72億元。

藉跨境貿易吸海外人幣

換言之,單是涉及跨境貿易而留在海外的人民幣只會一直上升,小民相信,香港已有不少銀行大打海外人民幣主意,推出具「磁力」的人民幣產品屬必殺技。不用多說,近期不少銀行陸續推出以「人民幣之名」的產品,反映人民幣產品將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銀行力推人民幣產品,只是香港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其中一環。此外,還需人民幣債券和人民幣股票等配合,要百花齊放。人民幣有投資出路,利用人民幣結算的活動勢必增加。
要令人民幣「南水北調」及「北水南下」不斷雙向流轉,中央正制訂一個「全方位」的人民幣可回流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資金不但投資A股及債券。然而,投資初期仍離不開A股及債券,畢竟,這些都是中央可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