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港姐選舉是盛事,人人趕回家看直播,港姐地位高得可與港督出席活動。有謂近年港姐水準每下愈況,越選越扒,但王賢誌卻力撐:「港姐選得出,就一定有代表性。」
記者:林佩婷
攝影:譚盈傑
王賢誌:我係港姐擁躉!
找王賢誌(Vinci)談港姐,以為他會借機踩兩腳?他說自己一向與TVB無仇,自小已是港姐忠實觀眾,「七十年代我仲好細個,記憶有啲模糊,記得張瑪莉、朱玲玲、鄭文雅,佢哋端莊大方,唔止靚咁簡單,最有印象係1976年冠軍林良蕙,無諗過佢會咁癲,奪冠可以喊成咁。」八十年代傳媒報道更多,他更留心去看,「幾乎個個佳麗都令人留下印象,楊寶玲同李嘉欣嗰兩屆,連落選港姐都好高質素。對我嚟講,港姐係最重要電視節目,當年錄影機未普及,錯過咗無得睇番,初賽後要等一個禮拜先到總決賽,緊張刺激!」
自2000年起,媒體及娛樂活動多不勝數,觀眾多了選擇,女孩子多了途徑踏上明星路,選美地位有參差,「家女仔可以參加歌唱比賽、做o靚模或者做Model出位,唔一定要參加選美。以前啲冠軍,一見就覺得好靚,近年港姐則質素比較平均,要選美過後出鏡多番啲,你先會慢慢覺得佢哋靚;家Cut初賽直接入準決賽定勝負,時間短咗,更加要畀時間大家熟識佢哋。今年冠軍俾人話豬扒,我睇過相,唔可以用醜去形容,選得出一個冠軍一定有原因,同操行學識都有關,好似陳茵媺、陳倩揚,選嗰陣都有人唔認同,家表現進步,證明當日選佢哋係有原因。」
相比以前,近年的港姐選舉比較多負面新聞,全因傳媒在無風起浪,Vinci:「以前夠有傳邱淑貞整容、羅佩芝虛報年齡啦,家傳媒一定要搵嘢寫,最簡單就係寫不和、鬥批踭,感情好啲又話人哋係Les,再唔係就話人整容。至於造馬,我自己做過亞姐司儀,爸爸又做過華裔小姐評判,據我所知唔會囉,講真當年啲評判唔係政府高官就係立法局議員,咁多知名人士,會唔會同TVB一齊做戲呀?」這幾屆港姐吸引力下降了很多,冠亞季知名度不高,感覺封后後參與公益事務也比以前少,Vinci:「可能同少咗好多親善訪問同停止參加國際性選美有關,其實想提高港姐知名度,可以改善投票制度,俾更多觀眾參與投票,就更有震撼力,如果可以擴大投票人數,觀眾就會睇得更投入,家比賽人數咁少,可以考慮只選冠軍,冠軍集中參與所有公益事務,增加曝光率。」
謝寧:玩票性質參選!
1985年港姐冠軍謝寧出身音樂家庭,本想當音樂家,一個機緣巧合跑去選美。「當時媽咪有個學生做化妝品公司,叫我參選順手推廣牌子當宣傳,由集訓到當選我都抱玩票心態,根本無諗過會攞冠軍,司儀叫我名嗰刻,我仲問隔籬係咪叫我,行出去連位都走錯,之後順理成章入呢行,嗰陣諗法好單純,同家啲人參選志在必得嘅心態好唔同。」
近年港姐屢被批評無樣貌無氣質,謝寧替她們說好話:「其實家港姐質素更高,幾乎個個都係大學生、碩士,又生得高大,當年無乜大型節目或者選美活動,選得出嚟自然人人認得,家太多傳媒渲染,女仔爭出位,先令大家覺得唔夠矜貴,加上入行路多咗,選美唔再係少女夢想,選美又驚俾記者爆料,自然少人參加。」至於選美活動越辦越差勁,她認為與TVB沒關係,由一件頭到三點式,統統都是社會有此需求電視才會提供,「最大問題反而係評判,以前啲評判有社會地位同年紀,有番咁上下人生經歷先識睇靚樣以外嘅嘢,先有分析同評價能力。今年評判太年輕,廿幾歲o靚妹、演員識睇唔識分析,自己都未識講嘢,點批評人?」
梁小冰:選美是個夢!
提到1990年港姐季軍梁小冰,很多人仍記得她跌帽擺Pose解窘一幕,最後憑機智晉身三甲。她承認自己是港姐迷:「細個同家姐會拎定紙筆扮評判貼邊個贏,連媽咪都話港姐好正面,講笑話過我哋三姐妹將來都要選美,嗰個年代,選港姐對每個女仔嚟講都係一個夢,跌帽嗰刻我聽到噓聲,音樂又就快播完,我順勢坐低擺Pose,跟住勁多掌聲,返到後台係咁震,當時個個佳麗都衝埋嚟攬住我話我實得,之後我淡定晒,覺得自己有機會。」
今屆港姐冠軍被評豬扒、季軍被評花師奶,當晚也是座上客的她說:「個個都靚,自己亦貼中冠軍,今次我有份同佢哋親身接觸,綵排嗰陣大家無化妝,我都覺得唔差,冠軍個樣好甜皮膚好靚。新一代港姐要EQ高,因為潮流文化唔同咗,傳媒一定要搵嘢講,所以惡意批評唔使理,要對自己有信心,港姐代表性一定有,即使家咁多唔同選美,但無一個可以替代得到港姐。」
發展有高低
港姐三甲或落選佳麗不乏出色成就,除踏上明星路,也有人向不同領域發展。當然,亦有部份人星運平平,最後要靠脫出位。
街訪:
訪問五個八十前街坊,四個說朱玲玲是最美麗港姐,難得她在1977奪冠,23年後的今天,她依然明艷照人。
陳小姐:「朱玲玲至靚,近年嗰啲嚇死人,完全無印象。」
蘇先生:「除李嘉欣之外,我其他港姐無乜印象。」
林小姐:「我選李嘉欣,家啲港姐無代表性。」
吳小姐:「首選朱玲玲,家啲港姐好悶蛋。」
李小姐:「都係揀朱玲玲,今屆我都係為咗睇祖藍,先睇港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