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中年婦求職受年齡歧視僱主改職位名壓工資

七成中年婦求職受年齡歧視
僱主改職位名壓工資

【本報訊】女士步入中年,找工作也遭年齡歧視!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中年婦女在求職時面對最大困難是年齡歧視,甚至被揶揄為「師奶」和「老嘢」;而近三成在職中年女士則因為年齡問題而受到多種不公平待遇,有政府部門甚至帶頭剝削歧視,巧立職位名目壓低人工。團體促政府盡快為年齡歧視條例立法,保障中年婦女就業。
記者:葉秀芬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於6月至7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訪問182名40至59歲婦女,了解她們於求職和工作上遇到的年齡歧視問題。

見工時遭揶揄「老嘢」

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求職時面對最大的困難是年齡歧視,如僱主規定她們要填寫年齡一欄,以及出示身份證,僱主一旦得悉她們的年齡,就會明示或暗示她們年紀大,甚至會質疑她們的工作能力,之後就沒有消息。
47歲的劉玉珍就曾試過見工時被僱主揶揄為「師奶」和「老嘢」,她批評僱主從年齡角度請人的做法是無知,認為個人工作能力和經驗更重要,以她累積了20多年工作經驗,肯定對工作有幫助。
調查又顯示,在148名受訪在職女士當中,三成人表示曾在工作間受到不同程度的年齡歧視,其中44人表示,工資比年輕人低,以及年齡較輕的同事有更多的晉升機會。協會總幹事胡美蓮批評,有僱主甚至刻意改變職位名稱以壓低婦女的人工。
「食環署嘅外判將年紀大嘅工人叫廁所服務員,年紀輕嘅叫清潔工,清潔工有5,000蚊,廁所服務員得4,700,大家都係洗廁所,但就同工不同酬」!她批評政府部門以年紀問題帶頭剝削的婦女,令到不少私人機構效法。

調查顯示,年紀較大的婦女在求職時都遇到年齡歧視。
資料圖片

團體促盡快立法保障

面對年齡歧視,超過八成受訪者都表示「無奈接受」,因為現時年齡歧視並非違法,受害者也投訴無門。胡美蓮促請政府盡快為年齡歧視條例立法,同時加強公眾教育以消除歧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