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擬港再發人債進出口行中行料跟隨 共涉150億

國開行擬港再發人債
進出口行中行料跟隨 共涉150億

【本報訊】本港人民幣投資產品出台一浪接一浪,本港零售客戶可望很快再有機會認購由金融機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消息人士透露,年底前擬在港發行的人債數目不菲,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銀行(3988)等三家金融機構發債體,已就來港發行人債的申請,上提國務院候批。
記者:劉美儀

每間發債體爭取的額度初步約為5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國開行人債有可能是年內最早登場的產品。若審批順利,國開行爭取下月推出人債,但最終時間表及發行規模,仍要視乎監管機構批核及市況決定。

爭9月推出財政部研添食

此外,繼合和公路(737)上月在港發行首宗人民幣企業債後,消息人士透露,屬於政府機關企業的中國鐵道部,亦部署來港發行人債,目前正等待批核,集資所得將用於內地建設發展。至於去年9月趁六十周年國慶,在港首次發行人債的財政部,亦有意再度來港發行人債。
據悉,國開行已初步向本地金融機構,查詢對該行以浮息計算的人債認購興趣,該行亦正與有興趣擔任零售部份人民幣債券入賬安排行的銀行,進行前期接觸。若國開行人債真的如期於下月發行,將是該行第3次在港發行人債。
國開行擬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人債,將以浮息發行,暫訂只設一個部份的年期,毋須牽頭安排行籌組,有意認購的銀行直接跟國開行洽商,而供零售客戶認購的人債,則會透過安排行包銷,預料滙豐及中銀香港(2388)再次獲委任的機會頗大。
07年6月底,適逢本港回歸十周年,中央向港人送禮,批准合資格內地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債,首批人債亦是由國開行「打頭陣」,當時總發行額為50億元,入賬牽頭行為滙豐及中銀香港,2年期票面息率高達3.02厘,連同升值考慮,人債成為低息環境下,不少散戶的投資恩物。

浮息發行年期僅一種

去年在港發行人債的機構,包括發20億元規模的國開行,東亞(中國)及滙豐(中國),亦先後發行40億元及30億元人債,財政部則於9月首發60億元人債。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今年中,公佈正爭取完成人民幣新修訂《清算協議》時,曾透露已有數家國際金融機構,向當局表示有興趣在港發行人債,目前正研究和落實發行細節。他當時指出,不少私人企業,對在港發行人債亦感興趣,正磋商發債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