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先生出售投資物業還清債務,希望3年後捲土重來,再置業作長線投資,此外亦為3年後結婚籌謀。理財專家提醒,之前為還債可能壓抑消費,一旦還清債務個人使費有機會增加,建議撥出部份盈餘作開支。至於日後投資宜注重風險管理,可透過投資基金分散風險。以本金63萬元,加月供投資2.3萬元,3年後儲175萬元置業收租兼結婚。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由於數年前岑先生投資失利,欠下多筆私人貸款,上月趁樓市暢旺,將手持的出租物業沽售,清還所有貸款後,尚餘75萬元。
他說:「父母有經濟能力,所以不用付家用,並且可與他們同住。」由於女朋友已自置物業,兩人計劃3年後結婚,並以該物業作新婚居所,所以岑先生不用為居住煩惱。
物業出租須承擔風險
不過,他計劃再購買物業長線收租,目標樓價400萬元,首期、釐印、律師費及裝修雜費等約需150萬元。此外亦要預備25萬元結婚使費。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李啟賢(圖)表示,雖然岑先生計劃將物業出租,租金收入可補貼供款,但要留意有機會沒有租客承租、遇上租霸、物業維修等開支。
他建議岑先生保留最少3個月薪金作應急錢,即12萬元,及每月撥出1萬元以應付日後支出增加,至於剩餘的資金可作投資。
假設岑先生購入400萬元物業,首期三成,貸款280萬元,若實際按息3厘,分20年攤還,月供15529元(表1),每月盈餘足夠支付。
個案
姓名:岑先生
年齡:33歲
家庭狀況:單身,與家人同住
職業:IT
月入:4萬元(已扣強積金)
支出:7000元(保險3000元、個人使費4000元)
每月盈餘:3.3萬元
資產:現金75萬元
目標:
(1)3年儲25萬元結婚
(2)3年後置業作出租用途,目標樓價400萬元,需預備150萬元首期及雜費
平衡風險吼基金ETF
扣除應急錢後,岑先生尚有63萬元現金,建議一筆過投資基金,此外,每月撥出1萬元應付增加的支出後,尚餘2.3萬元,四成投資股票,六成買基金(圖1)。基金選擇方面,可投資市場睇好的新興市場,如中國、巴西及印度,但要留意新興市場風險較高,但市場相信,經濟已步出金融海嘯陰霾,相信新興市場反彈力較歐美強。根據晨星(亞洲)截至上周三資料,部份新興市場基金1年表現,回報逾20%,如滙豐環球投資巴西股票基金,1年回報37.68%,但本年迄今及3年回報稍遜,今年僅升0.94%,3年平均年度化則跌4.07%(表2)。
經濟好轉 攻新興市場
至於股票方面,為分散風險,李啟賢不建議投資單一公司,可選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如安碩A50中國(2823)、恒生H股ETF(2828)及盈富基金(2800)。安碩A50中國追蹤新華富時中國A50指數,恒生H股ETF追蹤恒指成份股內的H股,盈富基金則追蹤恒指走勢,可分散單一公司投資風險,並且捕捉大市升勢。
假設股票及基金年回報,分別有7%及9%,3年後,月供9000元股票共儲到35.9萬元,一筆過63萬元及月供1.4萬元基金,可得139.2萬元,合共175.1萬元(表3)。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