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今時今日卻只得兩間免費電視台,確實匪夷所思。無綫一台獨大多年,積弱亞視連番易主地震連連,早向友台慣性收視扯白旗,所以「CCTVB」的製作涉全抄宴也好、炒冷飯也好,觀眾根本零選擇。不過隨着城市電訊、有線寬頻及電訊盈科起錨,分別向廣管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後,本地電視業有望打破無綫壟斷局面,於明年誕生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個免費電視台,隨時變成五雄爭霸。電視革命能否開闢一片天,五位資深電視人各有意見,但一致通過:砌無綫。 撰文:葉雪、何永寧
蕭若元:反TVB壟斷
第三間或更多免費電視台有望於明年登場,蕭若元舉腳贊成之餘,更狠辣建議必須打壓CCTVB,削其勢滅其威,蕭若元說:「政府應該發更多digital牌,唔發根本講唔過去,最重要係政府除咗發牌外,要抑制TVB利用資本性地位欺壓其他電視台,呢啲喺外國經常都有,避免壟斷性,譬如唔准所有電視台擁有長期藝員,藝員永遠都係部頭,咁TVB就唔能夠壓迫人,政府係需要採取行動矯正。」
「港府要有配套」
蕭若元續說:「我梗係贊成有新嘅免費電視台,但要限制TVB,港府要有配套性設施,譬如無綫喺黃金時段唔准播劇集。我會繼續畀壓力,聯名要求廣管局制裁TVB,點解香港唔可以咁做?外國都有咁做o架,跟住就去立法會嘈,非達到目的誓不罷休。譬如藝人要自由身,你呢度做完一部戲咪過亞視做囉,尤其一間電視台擁有百分之九十嘅藝員,一定要咁抑壓佢至得,香港嘅電視業先會有競爭。」
TVB一台獨大多年,蕭若元直斥是非常不健康的電視現象:「因為你放縱佢,無綫利用開台頭五年建立支配性地位,然後壓迫其他人,於是咪有更高嘅收視率,呢個係惡性循環,真係要打破先得。」
蔡和平:防色情氾濫
對於政府準備多發兩至三個免費電視牌照,蔡和平表示對觀眾是好事,因為可以有更多選擇。但作為資深電視人,他有另一層深思,他說:「雖然我冇份投呢個電視牌,我都睇過個投牌內容,相對嚟講係太寬鬆。令到電視台為咗競爭,製作出啲唔夠水準嘅節目,因為要慳錢。」
蔡和平覺得假如發牌條例不收緊,電視就會像目前一樣,充斥着以販賣低級趣味為主的節目,他帶點欷歔說:「收費電視可以寬鬆啲,因為佢嘅觀眾有得選擇睇同唔睇。相反免費電視嘅層面太廣,好易影響下一代。」他又不點名批評部份節目:「好似喺度教人煮餸,你喺度鬧鬧鬧,啲下一代會覺得:『原來鬧人都好正常』,一個唔好嘅觀念,成為一種風氣。」
忽略社會責任
蔡和平認為條例應該規範電視台,製作多一點社會文化的節目,不要再讓電視氾濫色情,他說:「現今嘅電視人只顧rating(收視)同金錢,忽略咗電視應有嘅社會責任,更加忽略咗創意。」
鄧特希:戥亞視可悲
從事電視業近30年的鄧特希,指無綫一台獨大多年,直接影響行業生態,他說:「呢個現象持續太耐,觀眾已經習慣唔去選擇,同埋冇得揀,基本上得一個台製作,其他電視台嘅製作好零散或者偶然先有製作。家又資訊發達,大家透過唔同途徑都睇到外購節目,當其他台播外購節目時,其實好多觀眾已經睇過,根本都唔感興趣。我唔係想踩亞視,但好似亞視過去嘅製作、新聞,令大家對呢個台有唔係咁正面嘅睇法,從來唔會㩒遙控,呢個現象對營運者幾可悲。」
若有新免費電視台開辦,鄧特希認為必定是好事:「我梗係贊成有,市場有更多選擇,對觀眾、製作人都一定係好事。好似政府有啲基金畀從事電影行業嘅人拍電影,都有出色作品,好似《歲月神偷》,政府喺呢方面對免費電視台有啲優惠,令佢哋嘅經營環境比較理想,都已經幫好多。」
香港難搵食
不過新免費電視台卻欠台前幕後人才,尤其當紅藝員都被無綫綁死,鄧特希無奈說:「簽約係個人志願,冇人強迫,但幕後人員除咗幫呢個電視台打工都冇其他機會,我有啲朋友早排俾亞視裁員後,真係冇辦法喺本地搵相關工作,係俾香港咁唔健康嘅電視行業生態造成。」
黎文卓:觀眾漸流失
黎文卓認為多幾間電視台成立,對打工仔而言實屬好事,因為可提高就業率。黎文卓說:「多幾個平台,對電視從業員係好事,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問他可覺得現時無綫一台獨大情況不健康?他說:「係節目質素令到觀眾流失,從呢點去睇唔係太好,搞到睇電視嘅人越嚟越少。講真,呢幾年我都唔睇香港嘅主流電視台。」
競爭添危機感
問黎文卓可覺得電視抄襲風氣太盛?他說:「我覺得抄唔緊要,因為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應該多元化,抄得嚟要有深度,要有番香港人嘅特色。」
黎文卓寄望未來新電視台揸弗人將目光放遠一點,作長線投資,他說:「家電視台比較急功、要即食,唔肯花太長時間去製作一個節目,今日做聽日出街就最好,令到節目質素下降,呢個亦都係電視出現嘅危機。好似亞視《尋找他鄉的故事》咁,初初出街都冇人知道,但做做吓就越嚟越多人講,港台《鏗鏘集》都係拍好多年,做呢啲節目要花好多時間,最緊要老闆們肯投資。」
黎文卓認為,新電視台的成立,可給予現時主流電視台一個危機感,讓他們積極進取一點,從而提高節目質素。
丘亞葵:反正都係抄
香港能再多三間電視台成立,丘亞葵認為無疑是百花齊放,但以電視業現時前景來看,將要走一條相當艱難的道路。丘亞葵說:「電視台收入來源係靠廣告,但香港嘅廣告額好細,如果因應香港廣告市場嚟睇,電視台係好難做。加上電視台播廣東話,啲節目好難賣埠,走唔出乜嘢地方。」
欠創意人才
談到電視人才方面又是否足夠時,丘亞葵說:「講到人才方面就一定唔夠,以前無論綜藝節目或者劇集,都會有好多好出色好有創意嘅作品,尤其是80年代,但以前做開嗰班電視人已經年紀大,家又唔見有邊啲特別標青,加上家好多時都係側埋一邊,電視台(指無綫)有慣性收視,喺冇競爭、冇對手,以及唔肯落本嘅情況下,又點會有進步?今日香港嘅電視行業其實係退步,以前廣東電視台製作好簡陋,但家已經拋離咗香港,無論話劇或者綜藝節目,抑或由劇本到製作,都比香港進步。」
丘亞葵認為,新電視台也許有一、兩個節目可以取得成功,但要徹底成功,定要花上五、六年時間。丘亞葵又寸經常抄襲的無綫說:「其實電視台請繙譯得啦,唔使請編劇,因為反正都係抄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