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監公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規定,規定保險資金(下稱險資)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與中銀監建議商業銀行暫停京滬深杭四地第三套房貸「遙相呼應」。但中保監「開閘」險資投資房地產股權,比例不高於10%。
允投資房地產股權
此前保險公司已有「曲線」入資房產市場,以自用名義,或借由旗下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掩護,為房市注資。以中國平安為例,目前正利用旗下平安物業、平安信託與房地產商合作,在北京、深圳等地發展商業地產。
中央雖不允許直接投資,但中保監規定保險資金投資於不動產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投資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兩項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比例遠高於業界此前預期的5%。
據中保監數據,截至今年6月,保險公司總資產逾4.5萬億元,按10%的投資比例計算,理論上將有逾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流入房市。
險企收益率料大增
中保監還規定保險公司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但不允許投資ST股。瑞銀執行董事兼中國策略師唐志剛認為,保險資金進入股市,對於A股短期有促進作用,自然也為港股添加動力。但仍需觀察保險企業的投資意願,而之前中國人壽(2628)和平保(2318)一直都在加倉,所以政策的出台,未必會帶來太大升勢。
交銀國際保險業分析師李文兵表示,《辦法》拓寬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對保險企業利好,尤其是開放不動產及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的限制,可令險企收益率大大提高。2003年至2009年險企的歷史平均收益率約為5%至6%,而目前內地一線城市中商業地產的租金收益率約在5%至7%,未上市股權投資的回報率更是驚人,內地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前景樂觀。
險資禁止投資項目
‧存款於非銀行金融機構
‧買入被交易所實行「特別處理」、「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的股票
投資不具有穩定現金流回報預期、高污染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的企業股權和不動產
‧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從事創業風險投資
‧將保險資金運用形成的投資資產用於向他人提供擔保或者發放貸款,個人保單抵押貸款除外
險資運用部份規定
‧投資於銀行活期存款、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銀行債券等資產的賬面餘額,合計不低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
‧投資於無擔保企業(公司)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
‧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
‧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的賬面餘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