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發現 暴力傾向多常人四倍AD/HD少年較易犯罪

港大研究發現 暴力傾向多常人四倍
AD/HD少年較易犯罪

【本報訊】本港青少年「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病發率達3.9%,患者較容易於成長期出現行為問題。研究指三成AD/HD患者有違規及暴力傾向等外顯性問題,較同齡少年高4倍;也較多人會吸煙、濫藥及留班,干犯偷竊、自稱黑社會成員等罪行的情況亦較普遍。但這班少年智商高,如能及早治療可改善情緒及行為問題。 記者:陳凱迎

上述研究由港大精神醫學系在98年1月至03年12月間進行,刊載於最新一期的《香港醫學雜誌》;研究人員將150名平均14歲的AD/HD男患者,與由171名年齡相若但無患此症的中學男生組成的對照組作比較,研究他們在情緒行為上的分別。

智商高但多留班

結果,AD/HD患者有違規及暴力傾向等外顯性問題的比率達32%,較對照組只有6%高4倍;出現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問題的比率,AD/HD患者也較對照組高1.5倍。
研究人員估計,由於患AD/HD的青少年因本身較衝動及難以專注,影響學業及社交,令他們較易出現情緒問題,繼而將問題反映在行為上。
根據研究,患者的平均智商雖達103,但他們卻有超過四分之一人曾經留班,較對照組的11%為高;患者曾吸煙的比率是13%,習慣吸煙的有5%,兩者均高於對照組的5%及1%;承認曾濫藥或有濫藥習慣的患者,亦分別有3%及1%,但對照組所有人都未曾濫藥。
除較多人吸煙及濫藥外,7%的AD/HD患者曾經被捕,干犯的罪行包括暴力行為、偷竊、欺詐及自稱黑社會成員,最年輕者只有11歲。

及早治療有幫助

有份負責研究的港大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林潔心表示,AD/HD的青少年雖然情緒表現較差,但研究中他們均誠實承認自己的行為,而外國文獻顯示,患有AD/HD的青少年倘及早接受治療,有助改善患者與家長之間的相處,從而改善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問題,將他們濫藥的風險降至一般青少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