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不但喜歡Google,也很依賴它的免費服務,甚至不能想像,沒有Google的日子可以怎過。不過,這並不代表有錢一定要買Google的股票。世界上像Google的公司,其實一點不少。大家可有想像過,沒有電的生活會是怎樣嗎?沒有電,我們用甚麼上網?那麼,你又會否將全副身家,都用來投資兩家完全壟斷香港的電力公司?
對電力的需求,基本上是隨着繁榮和人口增長同步上升,可是Google的業務卻沒有這特質。就算互聯網使用人數不斷增加,亦不代表Google的收入可因此得益。過去兩年多,消費者最大的習慣改變,就是轉了用手機上網。尤其iPhone出現後,過往那種以網站為主模式,變成了一個個App。蘋果推出手機廣告平台iAd,不但正合時宜,而且論貼身即時,手機廣告遠勝其他互聯網的廣告模式。事實上,當年Google推出Android就是這門生意,可惜,最終讓蘋果捷足先登。
此外,以往互聯網使用者靠搜尋器和入門網站,通往不同資訊點,過去兩三年來,隨着社群網站冒起,搜尋的人少了,分享的人多了,尤其Facebook上的內容,已霸佔了消費者大量時間,這個市場,Google是完全沒有份兒。
不再是神話惟仍有作為
Google不再是神話,但它還有獨特之處。在香港還未推出的GoogleVoice,基本上像當年的Hotmail,是顛覆電話業的一大出品。而全世界都未搞出一個成功的LocationBasedService,建立在GoogleMap和Buzz的基礎,應有作為。加上Gmail的優勢,Google還是走不出個人私隱和廣告的業務。看八達通,大家便知這種錢難賺。不過越難賺的錢競爭越少。說不定再過幾年,大家會將Google當公用股看待。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