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門管樹木各自為政

九部門管樹木各自為政

就分佈全港的樹木,政府一直以樹木所在位置或設施所屬管理部門,交由九個部門管理。發展局今年3月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統籌及督導各部門處理保育樹木,惟市民舉報問題樹木由政府熱線1823接聽再交負責部門處理,各部門仍各自為政,有環保團體認為樹木辦應設立獨立熱線處理,才可更有效發揮其作用。

個案一:樹傾斜只扶正受質疑

陳先生於6月25日致電1823報告上環中港道有一棵細葉欖仁樹傾斜橫向馬路,對交通造成危險,「有人嚟過扶正棵樹,但冇做任何穩固嘅措施」。7月18日,陳先生又見該樹傾斜,再致電1823,又有人到場把樹扶正,並用保護架固定樹幹。他質疑部門處事馬虎:「只係派人嚟睇過就算,冇認真諗點樣保護棵樹。」
1823電話中心回覆,第一次接獲陳先生投訴後,即轉介負責該樹的土木工程拓展署派員到場跟進。及後陳先生再報告樹木有即時倒塌危險,該中心通知警方派員了解,證實無即時倒塌危險,再交回土木工程拓展署跟進。
該署表示該樹樹齡約5年,狀況良好,惟該樹最近受到碰撞,令樹幹受損及傾斜,已加裝保護架防止傾斜及輔助其正常生長。

個案二:病樹拖延3星期移除

李小姐於7月初向1823舉報橫頭磡富強街近德強苑一處斜坡,有兩棵朴樹樹幹被蛀,樹枝橫生有斷塌危險,她說:「康文署派人嚟檢查後,用繩一邊綁喺幾棵樹嘅樹枝,另一邊綁喺路邊鐵欄,好擔心咁樣連鐵欄都塌埋落嚟,咁仲危險。」約三星期後,康文署始派人移除危險樹木,她批評康文署處事墨守成規,遇到緊急情況應加快處理程序。
康文署回覆,6月24日派員檢查發現兩樹受真菌感染,結構受損,即剪枯枝及以纜索臨時穩固,其後一直緊密監察,發現兩樹結構損害嚴重,有潛在倒塌危險,於7月23日將其及附近數棵野生銀合歡樹一併移除。
發展局表示,生長在政府土地上的樹木,主要由九個部門負責管理,分別為漁農自然護理署、建築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路政署、房屋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水務署及地政總署。各部門有具專業資格人員,如園景師和林務主任等,負責樹木檢測的工作。
該局今年3月1日成立樹木辦,是以中央層面統籌各部門按綜合管理方式管理樹木和解決複雜樹木個案,並派專業樹藝師實地抽查樹木及部門人員填寫的樹木檢查記錄。自樹木辦成立後至6月30日,1823電話中心共接獲2,521宗市民就樹木管理的投訴及查詢,並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檔案編號:0628035、0702012

李小姐指德強苑斜坡有問題朴樹樹身被蛀。

樹木辦應設專責熱線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認為,樹木辦應成立舉報問題樹木熱線,以進一步發揮其統籌角色,有助加快處理危險樹木的程序,「若果樹木無故傾斜,唔單止要扶正,仲要深入了解樹身唔穩嘅原因。至於用繩綁住棵樹係臨時穩固嘅方法,要確保借力嘅鐵欄或物件穩妥,然後盡快決定要鋸樹或用其他保護方法」。
有樹王稱號的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很多市民對樹木知識貧乏,不懂分辨應否舉報,政府大又不斷呼籲市民舉報問題樹木,令負責部門疲於奔命,「唔少先進國家已把樹木教育列入正統教育課程,樹木知識普及化,能增加市民辨識問題樹木嘅能力,更有效推動樹木保育」。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