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175)母公司完成收購富豪汽車(Volvo),有人看好亦有人看淡,看淡者認為吉利此舉有如當年聯想集團(992)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沒多大好處。只不過是一種為要「走出國際而走出去」的行為。
當年聯想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後,一連數年錄得虧損,並股價下跌。今日聯想連IBM的品牌也不用了,看好吉利的人與當年看好聯想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有着同一理由,即民族優越感。並期望有朝一日吉利母公司會把富豪汽車注入上市的吉利汽車。
昨日,吉利股價下跌,是否表示看淡的人多一些?
是的,看淡的人的確是多一些,當年也有一些民族優越感者因聯想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而買入聯想股票,最後失望而回。因此現在看淡吉利此舉是很正常。
賺錢免與外商分享
我們不能把當年聯想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與今日的吉利母公司收購富豪汽車相比,因為兩者並不一樣。
首先不一樣是品牌,當年聯想收購IBM手提電腦業務,是收購IBM的技術人才及全球銷售網。
IBM只答應讓聯想應用IBM品牌一段時間而不是長期使用,更不是接管IBM這個品牌,因此,聯想更主動提早放棄IBM品牌;第二是吉利至今只是由母公司收購富豪汽車,理論上與上市公司無關。
我認為,吉利的做法聰明,安排也正確,今日中國有大量汽車商,上市也不少。但是擁有自己品牌的不多,吉利是其中一家,不少汽車商與外國合作,生產海外品牌的汽車,賺錢後得與外商分享;吉利擁有自己品牌,但比不上富豪這個品牌,今日吉利母公司收購富豪汽車就是收購品牌。
將來通過上市公司生產、銷售。上市公司不必付收購成本而賺錢,養肥了才將富豪汽車注入上市公司,真是進可攻退可守。料富豪汽車這個品牌一定能在中國興起。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