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錢買樓的迷思 - 木子安

慳錢買樓的迷思 - 木子安

無綫電視星期日《財經透視》一個八十後青年女子儲錢成功買樓的故事,引起筆者同是八十後朋儕間的熱烈討論。故事講述主人翁及其男朋友即使月薪只有萬多元,但只要肯慳、不去旅行、不去消費就有機會「上車」,背後彷彿要帶出的主旨是你上不到車,就是因為你未夠慳。
近來網上流行的「我哋上一輩都是死慳死抵才能買樓啦,點解你哋不慳啲錢來買樓啊」,是異曲同工的論調。
正正因為我們上一代日捱夜捱、死慳死抵,將整副家當都押在一層樓上,所以才會在過去數十年,養出一班地產巨賈,難道我們的父執輩將畢生貢獻了給地產財閥後,我們這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亦要逆來順受,按照同樣軌迹,養肥他們的子子孫孫嗎?難道為了一層樓,我們就要甘心做奴隸嗎?

叫人別再思考不公義

筆者並非仇視富商,但現在的制度極其不合理,六大地產商囤積大量土地,政府卻堅決不肯增加供應;內地人不斷湧港炒樓,政府卻坐視不肯提高投資移民門檻;長實明明就是遲了交樓,卻可以說完工不等於交樓而蒙混過關,這等例子不勝枚舉。
當政府以至整個社會政策,都向地產商大財團傾斜的時候,財富只會變得高度集中,貧富懸殊日益加劇。「慳錢買樓」論正正是叫人別再想這些不公義的情況,反而向年輕人咆哮:「你認命吧,想買樓,慳啲啦。」我們經常說年輕人應該有夢想,但當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夢想都只是慳錢去買一層樓的時候,這個城市也太灰暗了吧。

木子安
城市大學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