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末代會考今日終於放榜,香港體育界今年有不少星級選手是「末代會考生」(見附表),放榜前一天,有與同學喪玩,有的如常訓練,「學界飛人」兼末代會考生吳家鋒,會考前一天笑看自己「雙失」,會考成績「零期望」外,他更失去11月亞運接力隊代表資格,但這位17歲「學界飛人」化悲憤為力量,叠埋心水轉當全職飛人。
就讀張振興伉儷書院理科班的吳家鋒,今年3月威盡學界D1田徑,一人包辦「3冠」(100米、200米及4x100米接力賽),他昨日會考放榜前一天,選擇在熱辣辣的田徑場上練習,會考考7科(中、英、數、體育、物理、生物、經濟)的他說:「我只有3科有信心及格,包括中文、體育及生物,其餘都沒有信心,預期考得不好,所以沒有壓力,家人亦沒有給我壓力。我對讀書的興趣不及田徑,所以今日放榜後,有7成機會轉做全職運動員,3成機會報讀IVE,修讀自己有興趣的體育科。」
歐鎧淳放榜前喪外遊
對於失落亞運接力隊,練習100米時曾做過10秒3的吳家鋒坦言失望,他說:「前陣子選人時,我剛好拉傷大腿,跑不到好時間,惟有寄望4年後,他們(亞運田徑隊)今個星期去美國集訓,我無得去,都會不開心,惟有自己好好在香港練習。」京奧游泳代表歐鎧淳選擇在會考放榜前喪出trip,包括6月頭澳門、6月尾新加坡、7月東京及上海,前天才返港。
過來人寄語
黃纓淇
(體藝中六生、運動主項:100米欄及跳遠、會考年份:2009、成績:22分)
19歲的她,中二因眼部肌肉不協調,影像重叠外,還要用放大機上課,但去年會考得22分,就讀理科的她說:「遇到成績未如理想,可從自己的興趣去想,轉讀副學士或IVE都有不錯的出路。」
鄧漢昇
(屈臣氏田徑部高級主任、退役田徑選手、會考年份:95及96年、成績:5分以下)
110米欄香港紀錄保持者的他,會考了兩次,00年退役後修讀北體大學士課程,他說:「我會考期間不放棄田徑,其後得到體院幫助,通過中、英筆試後修讀北體大課程,會考成績不代表一切。」
末代會考星級運動員
項目:游泳
選手:歐鎧淳(聖心)、于蕙婷(聖心)、林政達(男拔萃)、鍾禮陽(男拔萃)、劉彥恩(女拔萃)
項目:田徑
選手:許文玲(女拔萃)、梁巧詩(女拔萃)、彭英杰(喇沙)
項目:籃球
選手:周建宏(英華)、施萍萍(協恩)
項目:足球
李嘉耀(聖芳濟各)、方柏倫(喇沙)、馮慶燁(喇沙)
項目:劍擊
選手:崔浩然(林大輝)
項目:三鐵
選手:羅亮添(仁愛堂田家炳)
只列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