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公佈中期業績純利大升,但當中涉及減值準備減少64.08億美元,及公允值利潤10.7億美元,派息仍是8美仙。昨天,有公佈更正業績報告中文版本中,行政總裁紀勤指集團「有能力增加派息」說法,改為「有能力增加股東回報率」。可見派息是投資者十分重視的指標,要滙控回復以往的派息水平,相信要多等幾年,因為畢竟派息是現金的東西,而不是會計賬面的東西。旗下的恒生(011)情況較簡單,維持每股1.1元的股息,管理層亦清楚說明,全年可派息5.2元。這點與滙控不同,滙控面對的不明朗因素仍較恒生多,這已反映在股價上。
滙控股東回報率偏低
滙控行政總裁紀勤指的股東回報率(Returnonaveragetotalshareholders'equity),是指企業利用股東資金的回報。滙控的股東回報率為10.4%,遠較恒生的22.8%低,而一些領導地位的內銀如工行(1398)的股東回報率為20.16%、建行(939)有20.9%、交行(3328)有19.5%、招行(3968)有21.2%,中行(3988)及中銀香港(2388)較低,但也有16.6%及14.8%。因此現在投資滙控絕對是長線投資,在股息、股東回報均要長時間去重振聲威。
我的滙控是很久前買下的,在內銀股當道的情況下,選擇多得很。我欣賞滙控管理層的水平及管理模式,但銀行的強弱與其國家的經濟繁榮有莫大關係,滙控的利潤現集中來自亞洲,單香港已有28.8億美元,亞太其他地區29.9億美元、歐洲35.2億美元、北美4.9億美元。它的競爭對手當然明白亞太地區的重要,滙控在香港發迹,而走向世界時的風險不少,它的前景充滿挑戰。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