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寧靜的《流浪者之歌》 - 李怡

演繹寧靜的《流浪者之歌》 - 李怡

「不旅行的人絕無快樂,羅希塔!活在人的社會,最善良的好人也會變成罪人……」這是雲門舞集1994年演出《流浪者之歌》時引用的一段話,語出自婆羅門書,大神梵天以這段話曉諭一個名叫羅希塔的青年。
不旅行的人絕無快樂,但這裏所指不是那種鬧哄哄旅遊團的旅行,而是獨自一人到世界各地的流浪。一輩子呆在人的社會,不走進大自然,不同陌生的社會接觸,真是可能使「最善良的好人也會變成罪人」。
《流浪者之歌》是1994年林懷民獨自去印度菩提迦耶歸來,懷着前所未有喜悅平靜之心創作的舞作,舞者靜坐修心,探索內在沉緩幽靜的世界。自此以後,雲門之舞走向另一新境界。那一年,陪同他去這個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城市的,是一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HermannHesse的《流浪者之歌》,這本小說改寫自佛陀傳記故事,原書名叫Siddhartha,講一個名叫Siddhartha的人四處流浪求道的歷程。林懷民說:「回到台北,我常常想起那清涼的菩提,那靜靜流過歲月的尼連禪河,雲門舞者日日靜坐,我流暢地編出舞作,關於苦修,關於河的婉轉,關於寧靜的追尋。」
動感的舞蹈卻演繹寧靜。這舞作其後十多年在世界各地演出,感動了東西方觀眾,成為雲門舞集的又一經典。林懷民說:「如果哪一天我走了,《流浪者之歌》是我唯一想要留世的舞作,因為它很寧靜。」
1994年以後,林懷民又去了八次菩提迦耶,去年他破例邀了一人同去,那人就是他認為還無法走出人生悲痛中的我。他帶我與他一起去體驗那裏的佛理與寧靜。今天,我等着看過兩天這香港演出的《流浪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