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濫捕90%大魚消失

人類濫捕90%大魚消失

「海底有多少種生物?」這個人人都問的問題,現在總算有了概括答案。科學家經過10年努力,終於完成首次海洋生物普查,結果發現過去半世紀有90%大魚因人類濫捕而消失,但目前已知的海洋物種仍有23萬種之多,而且估計還有80%物種未被發現,實際總數可能多達140萬種,當中以澳洲、日本和中國的物種最多樣化。

360名科學家花了10年和6.5億美元(50.5億港元),在全球25個主要海域進行全面的海洋生物統計研究,發現很多魚類包括吞拿魚、劍魚和比目魚,自1950年起因人類濫捕、棲息地遷移、污水和肥料污染及全球暖化等因素而劇減,過去半世紀有90%大魚消失掉,當中濫捕得最嚴重的大西洋藍鰭吞拿魚,較1960年水平大跌97%。

這種深海水母,在日本附近深海生活,一旦遇襲會利用其生物發光體「呼救」。法新社

外形獨特的深海捕蠅草,居住在墨西哥灣的1,500米深海底。法新社

這是在大西洋深海發現的橈足動物。互聯網

衣笠蔓蛇尾生活在日本三陸對開1,265米深海底。法新社

80%物種未被發現

但科學家這次也發現了很多新物種,令已知海洋物種增至23萬種,當中魚類佔12%,蝦、蟹等甲殼綱生物佔20%。專家相信海底還有80%物種是人類所未知,實際總數可能有140萬種。
澳洲、新西蘭和南非是發現最多新物種的地區,其中澳洲已知物種數目有3.3萬種,大部份集中在大堡礁所在的西北部海域,估計實際總數有25萬種;新西蘭有1.7萬海洋物種,當中19%是當地獨有,超過一半只見過一兩次。日本亦估計有15.5萬海洋物種,已知的有3.3萬種。除了澳洲和日本,中國、地中海和墨西哥灣也是物種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
法新社/英國《每日鏡報》

泡螺科腹足綱動物,細小眼睛有頭盾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