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的姪女AminaMariamBokhary三度襲警仍獲輕判,消息震撼警隊,前線人員群情洶湧,質疑「權貴大晒」,批評「天理何在」,希望律政司上訴。有員方代表指,被告當日除了眾目下「兜巴」掌摑男警,被帶署後再涉襲擊女警,他們將向控方了解,案件審訊期間兩項襲警罪減成一項的原因。記者:陳沛敏、蔡元貴
包致金姪女案判決一出,全城譁然,警隊前線人員反應尤其激烈,員方代表收到近年罕見的大量電話和電郵,要求表達員方的不滿,希望尋求公道,「醉酒駕駛都要坐監啦!」、「今次已經係第三次,仲判得咁輕。大家唔信佢有精神病。以前邱德根、楊元龍案有得你睇」。有前線人員表示士氣大受影響,擔心此例一開,日後難以執法。
「我哋老細會唔會出聲」
警隊員佐級協會主席黃程說,尊重法庭判決,但前線普遍認為判決過輕,不足以阻嚇襲警人士。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表示「擔心市民收錯訊息,以為襲警係性質輕微嘅罪行,或者係有錢人同權貴會有例外嘅待遇」。警方發言人昨日只回應:「會研究判詞。」
在非官方的網上警察討論區,有人員以「官字兩個口」為題,留言「今次真係想睇睇律政署(意指律政司)會唔會出手,我哋老細會唔會出聲」。有人員則提醒「夥計」:「別得罪有『背景』的有錢人。法官已開口說『有好的學歷及家庭背景的被告適合接受治療,而不會被判監』。天理何在?」有建議採取實際行動:「大家是不是應該坐下來,聊聊是否需要上街呢?今次事件明顯以法官的個人觀點判刑,如果日後襲警事件引用此例,巡警被打只會無日無之。」
嘲「法庭特許精神狂躁症」
有人以「黑色幽默」回應:「強烈建議警隊高層下令,以後警員如碰上包女,該警員應馬上應用警隊的防身三保,馬上找cover(掩護)……然後再調配警隊的心理醫生到場評估形勢,指示現場警務人員應如何做,才不會激起包女的狂躁病,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如行動需要引致警員要接近包女近於六呎距離,則必須戴上鐵甲威龍等裝備,好讓包女可發洩其『法庭特許精神狂躁症』之外,亦可保護警員的根本生存權。」
有當差十多年的交通警昨晚致電商台節目《左右大局》,認為判決將成襲警者求情和減刑的免死金牌,「好簡單,睇私家醫生話自己有狂躁抑鬱就得」。前線人員不忿之餘,可能會有「少做少錯」的負面情緒。有懲教人員質疑,法庭為何不要求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或醫管局的專家評估被告狀況,才作判決。
包致金姪女掌摑警員經過
屢犯同罪:拒酒測大叫"Idon'tcare"
一而再、再而三的案發經過,都離不開醉酒、襲警的行為。被告首次犯案於01年,當時她只有25歲。當年6月24日,她在中環卑利街一間酒吧內,與任職酒吧副經理的男友爭執,用木托盤擲毀射燈,大吵大鬧,毆打警員手臂及背部,最後被裁定刑毀及襲警罪成,罰款9,000元,藏毒罪則罪脫。
警被摑致倒地
至08年7月13日凌晨3時,被告因以信用卡付的士錢被拒,將信用卡擲向司機面部,又踢對方小腿。
接報到場的女警遭被告用手袋「掟面」,糾纏間被告跌在地上,乘勢再踢女警腹部。被告承認襲警及普通襲擊罪,被法庭判社會服務令240小時。
至今年1月27日凌晨12時許,被告駕駛私家車沿跑馬地司徒拔道上山,行至肇輝台交界,被告的私家車失控越線,與一輛旅遊巴士迎頭相撞。
警員到場欲替滿身酒氣的被告進行酒精呼氣測試,被告變得激動,重複大叫"Idon'tcare,Ineedtoleave!(我不在乎,我要離開)"被告欲離開現場,警員鄧文偉上前攔截,被她掌摑左邊面。鄧掩着左面,在數秒後跌在地上,另一警員將被告拘捕。鄧文偉其後被送院,發現左眼視力模糊,左面及左耳有紅腫。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