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統計處公佈6月零售數據,該月零售業總銷售價值臨時估計約243億元,升15.3%,遜於預期,惟是連續第10個月錄得增長。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指,今年本港商舖租金急升的情況較97年瘋狂,亦已開始影響到零售商擴張。 記者︰陳健文
按統計處公佈,扣除價格變動後,6月本港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升12.1%。無論是銷售價格及銷貨數量的增幅,均是自2月以來最低幅度。道瓊斯通訊社綜合8位分析師預測,料6月本港零售銷貨總額,將按年上升18.3%,總銷貨量則上升15.5%。
汽車相關增幅減近半
與5月的數據比較,6月多項主要零售類別銷貨價值增幅均出現明顯放緩。如汽車及汽車零件由69.6%放慢至38.9%、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由47.8%放慢至30.4%、百貨公司由22.2%放慢至18.4%,而電器及攝影器材,則由20.9%放慢至18.1%。
下季恐難錄雙位增長
麥瑞琼表示,6月銷貨價值續錄得雙位數增長為意料之內,主因是去年比較基數較低,及受惠於訪港旅客增加。她亦預期,7月份亦可保持雙位數字增長,但基於去年比較基數較高的關係,今年第四季銷貨價值要取得理想增長有一定壓力。
就今年租金急升的問題,麥瑞琼認為已較97年瘋狂,她說:「過去幾年市況低迷時業主都無乜減租,但今年商舖租金則不斷創新高,不說一線旺區商舖,二線地舖今年升逾25%,三線地區商舖加幅亦有15%……近排更出現搶舖的情況。」
麥瑞琼表示,大幅加租暫時對具有品牌的零售商影響不大,但對與民生關係較密切商戶如便利店及超市,影響程度則較大,大商場亦開始「揀客」,較喜歡租予一些與內地訪港旅客有關的零售商。她表示,感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商舖數目,較去年同期為少。
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及財富管理策略顧問陳寶明指,其實從失業率、外圍經濟情況及訪港旅客數字來看,無論是本港市民或旅客消費力均未有太大變化,惟基於去年市道在8月起反彈,第四季銷貨價值要繼續取得雙位數增長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