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資金掌管市勢新興市場發威 - 李大同

環球透視:資金掌管市勢新興市場發威 - 李大同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首席經濟師羅奇早前表示,市場走勢在未來一段時間,仍是由資金推動。外圍環境風高浪急,資金都選擇湧入流動性高的資產市場,現時投資情緒已見逆轉,投資者避險意識亦下降不少,資金未來將走到回報較高的新興市場股市。

滙市6個月雙位數膨脹

環球金管機構上周發表報告,指截至今年4月止6個月,全球滙市錄得雙位數字膨脹,滙市每日交易量已到破紀錄的4萬億美元。雖然報告內容截至今年4月,但由於歐洲債務危機在5月及6月時愈演愈烈,可以估計期間有更多資金湧入滙市。
滙豐報告就指出,現時環球滙市每日交易量應逾4.1萬億美元,較國際清算銀行07年公佈的3.2萬億擴大了28%。滙市在這段期間的增長,主因是憂慮環球經濟復蘇還未真正得到確立,以及歐洲區主權危機將繼續蔓延,大量資金買入美元、日圓及瑞郎避險,令交易量急升。截至今年4月止的一年,澳洲滙市每日交易量按年升54%至1912億美元,同期澳元兌美元上升逾33%,可見資金流的威力。
然而,隨着歐洲公佈了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該區債務危機漸見紓緩,環球經濟亦慢慢增長,資金將由其他資產市場流入股市,美股上月因炒作業績期大升7%。事實上,根據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上周發表的調查,顯示散戶對股市的信心在7月首周時,持牛市觀點的投資者由6月的21%升至40%;看淡股市的投資者則由57%跌至33%。不過,美國第二季GDP僅錄得2.4%增長遜預期,業績期過後,投資者又要再憂慮美國基本經濟狀況,預料升勢比較難以持續。
上月投資者避險情緒降溫,新興市場再度成為投資者寵兒。基金追蹤機構EPFRGlobal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三的一周止,共有100億美元流入環球股票基金,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有32億美元,創下16周新高,單是亞洲新興市場(日本除外)股票基金上周就已吸金10億美元。

金磚四國提供入市良機

新興市場股市一向風險高,回報也較高,EPFR指出,市場的共識是美國聯儲局在2011年前也難以加息,很多資金都會選擇投資新興市場,獲取較佳回報。另一個吸引資金流入的原因,是新興市場股市的市盈率仍相對低。儘管MSCI新興市場指數由5月的今年低位,至今已上升16%。瑞銀策略師NicholasSmithie指出,環球新興市場的預測市盈率為10.5倍,比平均的13.3倍及美股的12倍要低,算是抵買。再者,新興市場的基本經濟狀況,較一些發達國家還要佳。滙控環球資產管理部指出,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的消費力繼續上升,現時這些國家的股市,為投資者提供很好的入場機會作較長線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