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治污非靠口號行動最實際 - 郭小民

國策透視:治污非靠口號行動最實際 - 郭小民

吉林化工物料桶流入松花江、中石油(857)大連油管爆炸、紫金礦業(2899)漏污等危害生態的事件,近期接二連三發生。其起因是天災還是人禍居多,對中央領導層來說,徹查底蘊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將整治污染規劃,由偏重口號式,徹頭徹尾變為行動。
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高東升,上周在第三屆世界環保大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逐步復蘇,其中重化工業發展較快,重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工信部將聯合環保部等部門,對鉛、汞、鎘、鉻、砷等重金屬污染產品盡快推出規劃,全面整治污染源排放,加大淘汰落後產能。

「絕不留死角」 部委顯決心

高副司長的話,對於一直活在「污染地帶」的老百姓,或是「二高一資」行業(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性行業)的老闆來說,耳熟能詳。
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今年1月時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當時公佈了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包括二氧化硫排放量力爭較09年再削減40萬噸;化學需氧量減排力爭再削減逾20萬噸。將全面排查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及其周邊區域環境隱患,着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隨着湖南、甘肅血鉛事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4月9日召開全國視像會議,強調整治重金屬污染乃今年工作重中之重,九部委已開始整治工作,他更以「絕不留死角」來形容國家部委的決心。
整頓環保工作非朝夕之事,4月至今只有短短4個月,要周部長交出成績亦欠公允,小民一開始就請執法者不要偏重口號式,是由於環保問題已發生多年,但不幸事件仍不斷。
舉湖南血鉛事件為例,湖南省郴州市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惜郴州市07年已開始發生血鉛,當地環保局亦有下令整改,但血鉛事件仍不斷出現,患血鉛不少為只有幾歲的小孩。
還有,新華網去年8月報道,在湖南武岡市發生一宗因工廠污染造成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當地政府組織檢測的1958名兒童中,有1354人血鉛疑似超標。

企業宜自律 謀技術創新

說到此,不得不重提高副司長提到,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儘管「十一.五」前4年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過,今年首5個月工業重點行業企業的能耗仍處上升態勢。他建議企業回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進行技術創新,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等。
企業會自律嗎?剛公佈的「2010年IT產業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點名提示29家中外IT品牌,重視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重金屬排放問題,當中包括IBM、蘋果、惠普、佳能等知名IT品牌,報告發表後,回應的並不多。
環保涉及的範圍廣,企業亦多,要到位整頓,請負責的部委不要用「爭取」達標的字眼,而在整頓風暴中,留下來的是最強,對願意做大做強的企業來說是好事;四川則計劃將重金屬污染防治,納入官員政績考核,此建議是值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