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抑壓信貸與地產過熱的政策繼續發揮影響,中國經濟領先指標之一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跌3個月,7月份報51.2,創17個月以來新低,但符合預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稱,經濟增長速度存在較大降幅機會。多名經濟專家預警,PMI本季有機會跌破50,專家不排除中央會適度放寬貨幣政策。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公佈7月份PMI,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至51.2。張立群稱,PMI數據顯示經濟回落勢頭未止,新出口定單指數續回落,預示外貿出口增幅開始放緩,投資與出口增長基礎不穩固,增速可能大幅放緩。國內外市場環境較去年好轉,政策迴轉餘地增加,料投資增幅不會大跌,出口不會負增長。
專家指宏調奏效仍存隱憂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中信嘉華高級副總裁廖群及美林證券經濟學家陸挺認為,數據符預期,反映宏調政策有成效,但存在隱憂。
PMI在第三季有機會跌破50,廖群預期,中央會推刺激經濟的微調措施,如嚴控銀行借貸會鬆一點,透過發行央票與回購方式來調控流動性等,他認為中央越早微調政策,PMI跌破50的機會便越小。屈宏斌表示,數據顯示中央宏調政策成效正在顯現,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令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減速,中央不再憂慮經濟過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壓力下降,年內不用減息。
經濟增長放緩非雙底衰退
屈宏斌預期,即將公佈的8月份進出口與固投等數據亦出現下跌,但他強調,經濟增速減慢,不代表經濟出現雙底衰退。
未來數月PMI亦有機會出現單月下跌。陸挺指出,機會是輕微,但一旦出現也不是甚麼洪水猛獸,在美國,若PMI失守50就是衰退,但中國在政策因素影響下,破50並非大事情。
中金上周指出,8月PMI將成未來走勢關鍵,若該數據低於預期,投資者因而強化政策將出現鬆動的預期,則市場反彈之勢有望伸延,若投資者更擔心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關注點轉移至基本層面惡化,那麼股市將面臨較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