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築公司龍頭之一中國建築(3311)近兩星期以來股價喪升,大行報告當然令買盤火上加油,但真正觸發點應是兩星期前公佈獲武漢市二環線武昌段和漢陽段「建築─移交」(BT)合約,總合約額35.6億元。這單新工程真有如此大影響力?工程細節或有線索。
據公佈,集團將與同系中建三局成立聯營項目公司發展該項目,應佔合約額約10.7億元,項目建設期約15個月,期內中國建築實際投入資本金為1億元。項目建成後,武漢市政府將進行回購,並將為此項目提供支付保證,並將項目回購款列入市城建專項資金計劃。
進入高增長期
集團2009年承接新工程42項,應佔合約額171.1億元。一單應佔總額10億元的工程,說大不大說細不細,但反映公司陸續取得國內合約,令內地市場所佔比率逐步提升。以上公告亦顯示中國建築在財務上的彈性亦較高,應佔工程10億元而出資僅1億元,生意槓桿屬頗高水平。
另外中國建築去年持有57億元現金,淨負債比率僅一成多,正好具財務彈性以興建轉移(BT)、興建營運轉移(BOT)之方式搶生意,既擴闊利潤又可為項目提供資金需要。
事實上全國都需要短時間內興建大量廉價房,地方政府資金不足的話,透過以上方式興建,可解地方政府資金需要。中國建築先前取得天津的廉價房承建合約,正是首間上市公司取得這類承建合約。由於集團一向控制成本能力較強,同時內地BT形式承建之項目擁較高利潤,公司可謂食正建廉價房的業務增長潮,以及因較高毛利而取得的利潤增長潮,對於一間預測PE僅10倍的公司,應是市場難求的優質增長型投資機會。中國建築上周五收3.39元,升3.6%。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