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婉貞女士看着我揀衫。
我正在鏡前十五十六,不曉得黑西裝白恤衫打呔好還是打煲好?領口扣別針還是襟花?要不要再圍頸巾或戴條chunky的項鏈?
區婉貞女士看不過眼:「邊有人襯衫襯到你咁成頭大汗o架!好心你啦,熱辣辣,坐低飲杯水先啦!」
「唔得呀,我今晚謝師宴,最後機會呀,要着靚啲至得呀,嫲嫲!」係,區婉貞係我當時啱啱喺紐約坐完移民監返嚟嘅阿嫲,不過你咁聰明,我估你都一早估到啦。
區婉貞女士擰歪面,冇你咁好氣:「唉~叻熱魔牙呀,乖孫!」
「咩牙呀嫲嫲?」
「叻熱魔牙呀!咁都未聽過,仲話第日做時裝設計師!」
哦,LessisMore!我明啦嫲嫲,不過我後來冇做到fashiondesigner呀嫲嫲!
WhatisLess?
信不信由你,第一個教我這時裝「金句」的人的確是我阿嫲,但她的說服力也不比萬千自命品味專家強,所以sorry,我不信甚麼是「LessisMore」,在我來說,它只等如「打乞嗤呀?梗係有人講緊你啦」或者「飲咗酒塊面紅好!發晒出嚟吖嘛!」一樣的人云亦云。
歪理被傳一千次之後,在我這兒沒有變真!
人各有志,我尊重Less作為一種個人選擇,卻不認同它的貪心攞彩──居然連More的功勞都想搶埋?而且,老老實實,也不能忽視Less的偷懶嫌疑。
當然相信有人真心覺得「簡單骨子的Celine與JilSander就是最靚」,但也不得不抱持一吋的保留──一定有人只想「少做少錯」,便天天穿着白恤衫牛仔褲來魚目混珠,「匿」在LessisMore的擋箭牌之後,自以為從此立足不敗之地。對,你是不敗,但你也不會勝利,因為你都冇參加比賽!所以亦咪旨意「攞獎品」!
如果想贏「LessisMore」大獎,最快捷的方法是:請先證明給我看你連「More」都一樣掂!陳奕迅唱歌唔震音是藝術決定,黃偉文唱歌震唔到音是天資所限為勢所迫!
WhatisMore?
講開Eason,這位超級進化人有日問我:如何襯衫可以更好玩更進步?
我說:每次你襯好一套衫覺得ready出街之際,試試加多一樣嘢才收手!一個襟章一隻手鈪一頂帽子一條圍巾一件甚麼都好,總之試試加多一個item啦!
以為好易嗎?在時裝上「減」從來比較安全,那條頸鏈出現在這件恤衫之上不對勁?拿走!軍綠色套裝加螢光黃皮帶有點怪怪的?換回同色的toneontone吧!你看Less就是那麼方便保險冇死錯人。
但明明襯好一身裝扮了,也即是所謂的「夠」了,還要More多一個東西,那個東西又要襯top又要襯褲,還要襯鞋子、包包、皮帶……
你想想也知多了一個「點」之後,彼此之間的「線」多了幾多?要考慮的「相生」與「相剋」多了幾多?所以視More為「襯衫學」的進階訓練其實是相當好玩的。如果再加多一件呢?難度便又幾何級數地增加了。
所以我永遠留一份加大碼的尊重予JohnGalliano,ChristianLacroix等崇尚「加完又加看看能加到甚麼地步仍不爆煲仍能和諧順眼」的大師們。
LessisnotMore
所以Less和More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武功。我實不明白為甚麼90%以上的人類都盲目吹捧簡約才是goodtaste,結構一複雜的組合就一棍打落聖誕樹叢永不超生。所以我常說「Goodtasteisboring」,如果一味減減減減,減淨一個半個detail就叫做goodtaste的話。
依我看來,要More得來「和平共存」甚至「相得益彰」所牽涉的勇氣和功力才難能可貴呢!
又有沒有人想過,「LessisMore」其實並非適用於世上萬事萬物呢?電影和小說的點到即止可以引起無限遐想,繪畫雕塑的留白或能增加張力或能突出重點,但你永不能裝碗白飯滴兩滴豉油就叫人幻想沒有放上去的叉燒油雞的味道,還說是LessisMore?也不能着件白T恤就自以為一定比左青龍右白虎的金縷玉衣高明還笑人家不懂甚麼叫elegant吧?
再講一次,Less和More是兩套不同的武功。
LessisLess,
LessisOK,
butLessisnotMore!
Textby黃偉文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