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在球場回復球僮身份時,已初為人母了。她興高采烈告訴我,她的孩子是個男孩來的。孩子姓「蘇」,名「東坡」。
那可是個大詩人呢。
小梅說孩子的爸姓蘇,說家裏的山坡,以東面的最好看,孩子長大後,在山坡追逐遊戲,多好。遂改了東坡這名。
「那時候,不知道蘇東坡是宋朝大大有名的詩人。只覺東坡這名字好聽。現在知道了,開始搜集一切與蘇東坡有關的物品,網上有訂購寫蘇東坡詩詞的紙扇,我已買了好幾把,你要一把麼。」小梅說得可開心。
幾年前在長安球場遇見當球僮的小梅,人很害羞,卻十分盡力,做好球僮份內事。拿着球杆,在球場內來回奔馳,拿雨傘給打球的人擋太陽或突然而來的大雨,任勞任怨,與有些不怎樣愛做此等粗重功夫球僮,大有不同。
小梅不但是稱職球僮,而且還不會隨便稱讚打球的人打得好球。有些球僮,不管打球的開了個怎樣的球,都會叫好,讓打球的人有此錯覺:自己真是個天下無敵來的。
小梅肯指出那一球為什麼打壞了,是站的方向不對,起杆不對。近距離推杆而球入不了洞,是力度太輕,沒有送杆。
別的球僮下班後海闊天空,購物的購物,打機的打機,吃喝玩樂,輕鬆輕鬆,人之常情。小梅卻選擇到圖書館看書,又愛到郊外寫生、看書、畫畫,真不簡單。
這年代,仍有婚姻大事,由父母安排的。去年小梅回老家,由母親安排,嫁給同鄉姓蘇青年,小梅說祇要母親高興,她都聽母親的了。
一年半過去,小梅返回長安,繼續當球僮。自食其力是她一貫信念。半年的沒薪假期,她說可以接受,在家陪小孩,感覺可好。沒有收入就沒有吧,只要開心,一切不在意。
這位蘇東坡的媽媽讓人看到:當球僮也可以當得開心。球僮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風吹日曬雨淋,早起遲歸,到來打球的人從來不易服侍,但小梅並無怨言,一心一意把卑微工作做好,難怪她曾多次入選最佳球僮殊榮。
當了母親的小梅,與五年前的文靜看來分別不大,祇是多了份自信。或許當她想到自己是蘇東坡的母親時,那份自豪感就自然湧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