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山頂104億拍地的啟示 - 鍾維傑

樓市把脈:山頂104億拍地的啟示 - 鍾維傑

山頂地王以104億元賣出,有何啟示?「無!」只表示有發展商願意出此價投這幅地,樓面地價每方呎逾3萬元,加埋建築成本、顧問費、稅項及最低利潤等,每方呎賣價需5萬元才makesense。
不是表示開發商對後市樂觀嗎?「錯!」只能說這發展商對後市樂觀,頂多包括與他們競爭但輸了的發展商,其他見貴就收的發展商則未必認同,況且有數個大發展商根本沒競投。
不少業界人士均認為,這代表發展商對後市樂觀。「哈哈!」對這等見好價就說樂觀,見低價就話悲觀的言論,若你相信,隨便你,97年他們亦多這樣說。事前確有數家代理行、估價行以至銀行等,預測山頂地王值104億元或以上,但亦有不少低於100億元,甚至90億元。

拍價高低與後市看法非掛鈎

哪應怎樣看待賣地成績?「視乎你的情況。」舉例,以下人士可能「甚」留意賣地結果:地產代理、炒家、炒賣股票和各種金融產品及工具的股民、地產版記者、常接受傳媒訪問的專家或學者等。至於其他人士可較輕鬆看待,it'sjustapieceofnews。為何?有以下原因。
發展商「玩的game」和一般投資者不同,首先「發展」表示會「起樓」,起樓就有valuecreation(創造價值,注意創造價值不是指作數)機會,如將農地變住宅地。一般投資者只能買賣現貨或樓花,沒有創造價值機會。即就算樓價不升,發展商亦可有錢賺,升就賺更多,但一般投資者要博價升才能賺。第二,發展商通常有多個項目在手,規模性質以至入貨時間皆不同,這項目蝕可有另一個大賺,上市的更有「街外人」陪蝕,但一般投資者未必如是。第三,發展商借貸以億元計,萬一未能還債,是銀行問題多於發展商問題,與一般投資者有別。
此外,上市發展商的遊戲玩法不同,除考慮個別項目賺蝕,股價以至借貸評級更重要,這需評級機構、銀行及機構投資者支持,當中又涉及有沒有「前景」。若某發展商的「土地儲備」不足,其收入前景就會被人懷疑,影響評級及股價。因此發展商或會以較高價入地,日後「有貨賣」比少了利潤重要,否則股價大跌,得不償失。換言之,發展商買地價高低,與其對後市看法未必一致。
何況發展商也可看錯市,不少人以為,發展商人才濟濟,必然對市況看得甚準。然而,掌握市場資訊,有才有財又有勢,並不等同宏觀測市能力必準,一來宏觀分析並非全科學(即非單靠人多錢多便可)的事情,二來他們確會看錯市,不要混淆看市能力和應付市況能力。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