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有時候很傳神很精準很堪玩味,比如把分手後求復合稱作「箍煲」。以前的砂煲非常敏感,熱脹或冷縮都易爆煲,所以,砂煲外往往纏着一圈鐵絲,使突然破裂的煲仍可維持完整形象。又或者,在產生裂紋的砂煲外纏上鐵絲作補救手段。箍過的煲,用起來終究不爽,外形也甚礙眼。香港話用箍煲形容復合,寓意這是一件難度高不討好的事,且結局往往不太美妙。
男人出手箍煲,成功率往往比女人高,因為,如果提出分手的是女人,多半仍有復合機會。女人是感性動物,對曾經有過關係的男人相對心軟,如果男人對待箍煲像當初追求她那樣,使出十八般武藝,花盡十八般心思,復合並非無望。而且,很多時候,女人說分手,並不是真的希望分手,往往只是瞬間衝動下的負氣行為,到情緒平伏後就會後悔,此時男人出手箍煲,女人樂得走下台階。更有一些女人,稍不順心便高呼分手,分手不是她們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一種脅迫,用以引起男人重視,享受再一次被追求的快樂。
而男人說分手,則往往是深思熟慮、審時度勢後的冷靜決定,除非這段關係讓他看到新的可能性,否則,他不會回頭。
所以,我一直認為,箍煲這種事,還是交給男人做吧。女人實在不適宜沾手。這不是大女人主義,而是成功系數實在太低,與其死纏,不如留一點尊嚴給自己,並且,讓對方小小地挫敗一下:咦,我提出分手,似乎正中她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