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菜保鮮差 吃後或變藍血人

葉菜保鮮差 吃後或變藍血人

【本報訊】食環署抽驗本地食用蔬菜,發現葉菜的硝酸鹽含量是蔬菜之冠,當中以莧菜、白菜及小棠菜含量最高。專家指,環境細菌可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攝取過多可影響血液帶氧量,變成俗稱的「藍血人」,妥善保鮮蔬菜可減低此風險。
食環署於街市及超市抽取73種市民經常食用的蔬菜,結果葉菜的硝酸鹽含量最高,當中以莧菜的含量最多,每公斤含4,800毫克硝酸鹽,白菜及小棠菜分別排第二及第三位,含量分別為每公斤4,100毫克及3,600毫克。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蔬菜所含的硝酸鹽多數來自泥土中的化學肥料,本身對人體無害,但環境中的細菌可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當人體攝取過多亞硝酸鹽,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就不能把氧氣帶到各身體組織,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或稱藍嬰綜合症),患者嘴唇及皮膚會發紫,變成俗稱的藍血人。

嬰兒風險較高

林說,半歲以下的嬰兒腸道內,本身已有可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的細菌,故嬰兒進食蔬菜,有較高風險出現藍嬰綜合症,「所以嬰兒半歲前應該只食母乳」。08年本港曾有一名8個月大嬰兒因進食含過多亞硝酸鹽的莧菜粥,變成「藍血寶寶」。
食環署強調,上述測試顯示本地蔬菜硝酸鹽含量未有即時食用危險,但市民亦要做好蔬菜保鮮,避免細菌將硝酸鹽轉為亞銷酸鹽,吃葉菜時亦要多吃瓜類、豆類,並用水灼代替浸泡以洗走蔬菜的硝酸鹽。

硝酸鹽含量較高蔬菜

‧莧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4,800(1.7)
‧白菜/小白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4,100(2.6)
‧小棠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600(2.2)
‧芥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300(1.2)
‧芫荽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200(0.6)
‧菠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100(2.3)
‧中國芹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100(0.6)
‧紅菜頭*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3,000(7.6)
‧枸杞菜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2,400(1.1)
‧菜心 每公斤平均所含毫克:2,400(3.3)
註:()內為亞硝酸鹽含量;*只限夏季樣本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