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物極必反,97年樓市由高位回落,發展商推新盤打落水狗,狂搶二手樓買家,大幅劈價,低同區樓價兩成,令二手業主被㩒住打,無得反抗。風水輪流轉,樓市癲狂,業主埋檯先封盤加價,買家被二手業主㩒住搶,基本上日日海鮮價,業主早上瞓醒又加多十萬。
樓價瘋狂,一眾準買家完全被動,除非願意付出更高價錢,否則即使掉頭找第二個樓盤,此時此刻命運亦一樣。出現這現象,與高價投地和一手盤熱賣推動樓市不無關係,業主無理由不加入加價行列,難得輪到有樓者話事,市場羊牯太多,息口低企亦發揮強大效應,無蝕底齊齊加價,既然求過於供,屋苑創新高價成交已不是新聞。
超出負擔能力宜三思
不過,買家並非必然扮演一隻待宰的羊,既然超出負擔能力,都會自我冷靜一下,應否於高位接火棒。說不定樓市走勢在過大的泡沫下逆轉,那時很快便再由買家主導,君不見97年樓市爆破後,等待入市的買家也不少,一批銀主貨低價推出大把人搶,成功掌握跌市時機,不需10年樓價便能翻兩番。何況自03年沙士後,樓價連升逾7年,近日短衝一輪後,誰勝誰負仍未分出高下。
樓市大升,連一班經驗老到的地產代理界也大跌眼鏡,估不到樓市回升太快,收盤速度不及出貨速度,令手上盤源緊張,也驚不斷的新高價出現,令有意放售的業主突改變主意,或大幅加價,即時令成交量減慢影響生意。據聞個別區份有限度發放高價成交消息,甚至成交報細數。
假若消息屬實,資訊不流通非一手新盤專利,二手樓資訊亦變得難以掌握。由於土地註冊處登記需時,成交後起碼3個星期才見登記,這段時間市場變化很大,買家在旺市時更需要掌握貼市的資訊,既然消委會倡議設立新盤資訊平台,要求發展商24小時內即時宣佈成交資料,進一步強化透明度,其實佔整體成交量近8成的二手市場,更需要全面性的資訊平台,避免地產代理商選擇性發放成交資訊,讓買賣雙方可以在一個更公平、公開的環境,獲得應有的資訊。
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