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地下無」曾經是大眾對25年前,1985年剛剛起航以港為家的港龍航空公司當時只有一乘客機的笑柄。25年後,港龍雖然還是以香港及亞洲中間航線為主的航空公司,但屢屢獲得區內,往返中國境內最佳品牌榮耀,不斷發展形變,亦成為國泰航空的姊妹機構,擁有航機以百計。
今天國內航線眾多,航次及機種亦頻密重型,但對一些尤其商務乘客說來,開會地點及工作地段的選擇不少仍以可乘港龍航班直達作優先考慮條件;行船走馬三分險,飛得愈多愈密的乘客比一年坐飛機兩次起四次止的遊客更小心更敏感,踏入機艙已完成一半路程到家,見到讓人心安的空中服務員笑臉途中慛人小安睡。世上叫頗密飛行者具信心的航空公司不算多,不信?做點調查,大概頂多十間八間,港龍肯定是其中一家。
港龍生日會上一些花絮讓筆者感動;十年了,畢竟超過3650多個日子,港龍漂亮的艙務人員仍然穿着在下1997年前設計完成,因金融風暴及後97各式不利因素一直推遲至1999迎接公元2000年才穿上的制服。更在活動中及25週年紀念冊上點名表揚,我是那種自己出書肯定不會主動送書,甚至忘記協助推廣的人種類別,表揚為我帶來感動?一般情況未必,然而這點動作卻送我回去那段歡欣的難得設計過程。
一般時裝設計師過去不會特別歡迎設計制服,但自Armani,Versace,Lagerfeld……等等大師為大型企業訂立形象及制服後才挑起同行的興趣。一般企業主腦人仍未學曉尊重專業人才,往往加入太多行外人意見,效果回報普通平凡。當年港龍負責階層,完全以開放、尊重的態度跟我合作,給予機會完成一段從業以來最快樂的設計經歷,而不時走進港龍航班得到艙務同事由衷感謝亦是一名設計師最高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