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巴無視政府監管巴士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計算結果,申請明年1月起加價8.6%,260萬名乘客平均每程須多付約0.5元至0.8元。今次是九巴兩年來第二次申請加價。民間監管公用事業聯委會批評九巴獅子開大口,勢必掀起加風,認為政府應否決申請。記者:麥志榮
九巴昨宣佈已向運輸署遞交加價申請,加幅為8.6%,平均每程加0.52元;行走機場線的龍運巴士亦申請加價7.4%,平均每程加0.85元。九巴對上一次加價是在08年6月,當時九巴申請加價9%,最後被政府削減一半加幅,只能加價4.5%。
根據政府與專營巴士公司訂立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計算通脹及工資升幅後,升幅須超過2%才可以啟動加價程序,但機制最新的計算結果只有1.25%。
辯稱燃油成本升
九巴發言人解釋,燃油開支佔九巴營運成本高達18%,但可加可減機制並沒有計算燃油成本上升。今年1至6月,柴油價格已升至每桶87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6%。而且九巴過去三年都有加薪,合共7.2%,連同今年下半年的通脹,預計到今年底,可加可減機制的計算結果將上升至3%。
另外,九巴去年的賬面盈利雖有13億元,但來自巴士營運的盈利只有3.64億元。九巴與政府協議的合理回報率為9.7%,但08年時回報率曾跌至3%,09年回升至11%,今年因油價上升,及公共交通市場競爭激烈,回報將再次下跌,需要加價才能回復合理水平。
新巴及城巴則表示,暫時無計劃申請加價,但會密切留意營運環境,特別是油價的變動。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表示,小巴由於擔心乘客流失,未必會跟隨九巴加價,反而九巴加價後,與小巴票價距離拉近,對小巴競爭有利。
議員籲政府否決
民間監管公用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九巴獅子開大口,加幅遠高於通脹,不少市民的加薪幅度也只有1%至2%,九巴加價不但加重普羅市民的負擔,而且勢必引起公共事業加風。而且九巴不理會可加可減機制的計算結果,明顯是偷步加價,政府及行政會議應否決九巴的申請。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會考慮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的營運及成本與收益的變動、未來成本和收益的預測,以及市民接受程度和負擔能力等因素,審核加價申請,然後諮詢交通諮詢委員會及立法會的意見,最後交由行政會議決定。
今年公共交通機構加價情況
‧天星小輪 生效日期:01/01/2010 加幅:5%
‧山頂纜車 生效日期:01/01/2010 加幅:9%
‧港鐵 生效日期:13/06/2010 加幅:2.05%
‧西區海底隧道 生效日期:01/08/2010 加幅:9%
‧大老山隧道 生效日期:25/12/2010 加幅:5.90%
‧九巴及龍運巴士(申請中) 生效日期:01/01/2011 加幅:8.6%及7.4%
‧新巴及城巴 生效日期:未有加價計劃 加幅:未有加價計劃
‧市區的士(申請中) 生效日期:2011年初 加幅:落旗加$2
‧新界的士(申請中) 生效日期:2011年初 加幅:落旗加$2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