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話量疑失準被額外徵費

通話量疑失準被額外徵費

手機用戶可透過電訊公司網頁、熱線及短訊得知手機通話分鐘使用情況,以防通話時間超出服務計劃的限量。近日有三位CSL旗下品牌one2free用戶投訴,懷疑該公司系統有問題,提供的使用量失準,以致通話分鐘超出使用限量,被逐分鐘計費。

讀者曾小姐早年為任職客貨車司機的弟弟在one2free登記手機服務,月費計劃包含5000分鐘通話時間。為免超出通話量,弟弟每星期均留意one2free發出的用量提示短訊,如發現計劃內通話時間即將用畢,便立即將電話轉駁至其他號碼。
今年5月20日,其弟到one2free網頁翻查用量尚未超出限額,但為免在24日截數日前使用過多通話時間,遂即時將電話轉駁,三天後即5月23日他收到one2free短訊,顯示用量仍低於5000分鐘,惟數日後收到賬單,顯示上月用量逾5700分鐘,被徵收500多元額外通話費。

「做晒預防都額外徵費」

曾小姐對收費大感費解,「截數前三日都冇用電話,根本冇可能會超出使用量」,她致電one2free熱線查詢,職員回應令她氣上心頭。
她說:「佢不斷重複畀客嘅數據,係查詢或者發短訊嘅8小時前,例如早上8點打電話去問,資料就係午夜12時。我哋參考咗佢啲資料做晒預防措施都有額外徵費,好無奈。」
讀者冼小姐及鍾先生也有類似遭遇,二人都在月費計劃內的通話使用量將近用畢前,將電話轉駁至其他號碼,5月份截數日前確認通話量未超額,但賬單卻顯示額外通話費,涉及款項數十及百多元,二人均質疑one2free系統有誤。
CSL表示,該公司系統運作正常,由於短訊及網站上所顯示不是即時實際使用量,而是客戶查詢前八小時的數據,收費會因應客戶實際用量而出現差異。上述三名客戶就賬單反映意見,該公司已提供收費折扣,並獲接納安排。

議員促關注營運手法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指,以目前技術,電訊商應能提供準確的服務使用量供客戶參考,並交代用量資料截至何時。就以上個案,客戶根據電訊商提供的資料仍須承擔額外費用,令人懷疑當中是否涉及誤導。
他認為當局應關注電訊商的營運手法,採取適當措施保障消費者權益。
檔案編號:0710004

各電訊商查詢手機使用量(通話及數據)途徑

數碼通
查詢通話使用量:*#123#
查詢數據使用量:只可透過熱線或網頁查詢
提供資料:1日前

3電訊
查詢通話使用量:*280
查詢數據使用量:*280
提供資料:1日前1日前

CSL(包括1010及one2free)
查詢通話使用量:#100#
查詢數據使用量:#100#
提供資料:8小時前

電訊盈科
查詢通話使用量:*138
查詢數據使用量:*138
提供資料:9小時

中國移動(註1)
查詢通話使用量:*121#
查詢數據使用量:*121#
提供資料:1日前

如欲查詢月費計劃的通話和數據用量,除透過電訊商網頁或熱線,也可以手機撥打指定號碼,電訊商會以短訊或話音提供資料
註1:每次收費0.2元
資料來源:各電訊商及其網頁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