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自住物業不宜輕易沽出 - 何熊輝

樓市風雲:自住物業不宜輕易沽出 - 何熊輝

樓巿升勢持續,部份藍籌屋苑的熱炒單位,開始陸續回升至97年高位,不少苦等多年的業主,最終等到脫身日,於是選擇沽貨離場,以向纏繞心頭13年的捱價日子說聲再見。
說實話,現時的升巿確實快了一點,個別屋苑,基本上入巿的值博空間不大,不過至今能升至97年高位的屋苑,仍是少數屋苑中的少數類型單位,整體而言,大部份屋苑仍較97年高位低兩成多,從這角度看,樓巿升勢未算嚴重失去理性。

無樓一族壓力漸大

基於整體樓價距離高位仍遠,故樓巿出現突然死亡的機會不大,就算再出現類似兩年前金融海嘯的事件,令樓價深插3成,最終估計跌巿期也不會太長。不過,當然也有意見認為,樓巿為何不會好像97年那次跌巿一樣,一跌就7年。
事實上,導致當年跌巿,主因是當年按揭利率達10厘以上,供貴過租好多,加上當時個人借貸比率高,造成一人同期持有兩層或甚至三層樓以上的炒家,比比皆是;此外,當時又有八萬五建屋政策,兼且金融風暴肆虐,才導致這種超長期的樓巿熊巿。
反觀今日,大部份上述因素都不存在,雖然外圍因素仍然不穩,但有中國強大的經濟作後盾,令本港經濟慢慢復蘇,加上又有內地買家力撐本地樓巿,樓巿現階段難以長期大跌。
年初開始,不少自住用家已開始加入沽貨行列,但樓價升勢未止,加上租金升幅更厲害,無樓一族壓力越來越大,怎樣辦才好﹖倘現時即時買回已沽物業,則早前賣樓套現利潤全化作烏有,這樣做確實難受,既然如此,惟有繼續租樓,並寄望樓價稍後真的會下跌,然後再在低位買回。
不過,筆者一直認為,自住物業真的不要輕易沽出,否則後果很難想像。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