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食品營養標籤違規

33食品營養標籤違規

【本報訊】營養標籤法例實施約一個月,食物安全中心發現33個預先包裝食物的營養標籤不符合法例要求,當中包括飲品、零食、蛋糕及調味料,其中兩個食品在少數族裔店舖發現。有業界人士指,食安中心人手不足下,發現的違規個案不足以反映事實,中心應增加人手巡查。

業界:未反映實況

營養標籤法例於7月1日起開始實施,食物安全中心表示,直至本月23日,中心檢查超過8,600個預先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當中33個標籤疑不符合法例要求,涉及19個食物供應商。那些食品未有按法例規定標示營養資料,或用不適當方式或語言標示營養素含量等。中心已向食物供應商發信,要求他們21日內解釋及跟進。中心未發出警告或檢控。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市面約有7.3萬件預先包裝食品,食安中心發現的違規個案不能反映實際情況。下月的美食博覽約有700個參展商參加,當中兩至三成屬外地參展商,一些食品可能沒營養標籤。食安中心會派人到會場巡查,若發現食品沒營養標籤,會即場為供應商申請小額豁免。暫沒參展商因未能趕製營養標籤而退出美食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