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You:油企合併增競爭力 - 鄺社源

Oil&You:油企合併增競爭力 - 鄺社源

石油界對用增產去壓抑油價上升的信心不大,因為以往無一次成功,只治標不治本,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石油公司更加要在儲備上做工夫,因為儲量多少直接影響銀行貸款、股票價格、華爾街對公司評級、債券發行甚至總裁袍金等切身利益,誰又會出來說真話把自己的飯碗打破?在2004年初,蜆殼石油(Shell)被迫作出更正,下調公司誇大的儲油量達22%(等於45億桶),而主席及多位總裁亦因此下台。

利益掛帥誇大儲油量

過往三十年全球特大油田的新發現不多,南美洲哥倫比亞的古斯安娜(Crusiana)油田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是其一。在發現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巨無霸」石油公司已沒有太多空間去靠新發現生存下去,取而代之的就是弱肉強食的生存方式。
在華爾街買油總比找新發現來得容易,這就是互相吞併,以減低成本及增加現有存貨來維持,所以在過去的十年間,石油行業的收購合併是驚人的,其間埃克森(Exxon)吃掉百年老號美孚(Mobil);英國石油(BP)合併了美國的阿科(Arco)及阿莫科(Amoco);美國的雪佛龍(Chevron)吞掉德士古(Texaco)等,其動機都是為了取得已有的剩餘儲量以作自保,再沒有美國30年代蜜月期的「百花齊放」精神了。
筆者認為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PetroChina)、中石化(Sinopec)及中海油(CNOOC)將來極有可能會合而為一,為中石油所兼併,這樣做有利降低成本及避免重複開支,從而加強國際競爭力。
鄺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