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聽證會研向人幣施壓

美開聽證會研向人幣施壓

【本報訊】中美就人民幣升值與否續各自表達立場。美國眾議院將於9月15日舉行關於人民幣滙率問題的聽證會,決定是否要求美國政府採取措施逼人民幣升值。人民銀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易綱表示,人民幣升值壓力已減弱很多。

外管局:乏大波動基礎

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列文(SanderLevin)指,中國重啟滙改後人民幣滙率仍被人為低估,造成全球的貿易不平衡以及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眾議院指,目前人民幣對美元滙率仍被低估25%至40%。
此次聽證會將提出一項《促進公平貿易滙率改革法案》(CurrencyReformforFairTradeAct),允許對滙率被低估國家執行反傾銷懲罰。目前尚無消息證明美國財政部或貿易部有官員會出席聽證會。
美議員堅持人民幣滙率被低估,易綱亦堅定稱,人民幣現在並不具備滙率大幅波動的基礎,人民幣距離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還差得很遠,中國不會去「使勁地推動」。
易綱再次強調,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要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但他同時指出,人民幣可兌換沒有時間表,離儲備貨幣還差很遠。他強調,中國外滙儲備的收益率高於美國的通脹率,中國的外滙儲備投資,一直堅持外滙儲備幣種和資產的多元化、分散化。截至6月底止,中國的外滙儲備已達2.45萬億美元。
易綱重申,當前有管理的浮動滙率制度是中國最好的選擇,方向應堅持。首先,人民幣升值抑制了輸入型通脹;另外,受益者應當說是「沉默的多數」。他並稱,中國經濟增長全年可達9%以上,但按照人類經濟增長的規律來說,今後中國經濟增長肯定會逐步放慢一些。
中國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劉海泉表示,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過大的順差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