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前人人問:「買咗股票未?」海嘯後最多人問:「買咗樓未?幾時上車好?」已上車的考慮套現賺一筆,未上車的擔心錯過入市良機,筆名「老樓」的資深傳媒人劉兆昌指,樓市正經歷97後第二次大牛市,入市與否金科玉律是「實地觀察,量力而為」。
80後苦等為了取經
劉兆昌在報章有多個專欄,其中一個是《蘋果》的〈老樓周記〉,今年他人氣繼續急升,開設了個人網站,書展也出版了處女作《輕鬆買間黃金屋》。在會展接受記者訪問期間,不斷有人向他揮手「Sayhi」,三名80後青年更在旁癡癡苦等近一小時,為的是簽名和合照。60後的老樓魅力不遜o靚模,全因他多次準確預測樓市起跌,成為「樓市黃大仙」。
一切都源於80年代他入行做記者,在珠海書院讀傳理的劉兆昌說:「當時有教授介紹去報館財經版,咪去試吓囉。」適逢80年代樓市起飛,劉兆昌順理成章成為第一代地產版記者。「嗰陣一做上癮,好有心機去睇樓盤,成日放假都落區睇二手樓。」
今天買樓人人都說透明度不足,劉兆昌說從前更加離譜,既沒有示範單位,資訊也不及今天多,他為了解樓盤真貌,除直接到地盤視察,還會上山下海,他說:「我試過爬上個山坡,親眼去睇棟樓起到嘅高度,會望到乜嘢景觀,總之要盡量爭取去現場睇。」
有人說地產商越來越邪惡,多了很多蠱惑招,劉兆昌想了想說:「地產商本質從來都冇變,都係想賺錢,只不過當年買咗樓嘅小市民都有錢賺,自然唔覺得有問題。」他舉例說當年買樓前都不會知道價錢,買家要到櫃位指明要某個單位,職員才會從「枱底」拿出價錢牌與買家「商量」。
來年大有可能加息
97年前後是樓市黃金歲月,劉兆昌說:「當時好多人買樓只問幾多錢?有冇貨?買完連層樓睇都未睇過已經轉手賺一筆。」經歷樓市泡沫爆破,劉兆昌認為大部份香港人都「學精咗」,懂得爭取消費者權益,才會有今天「9招12式」。
說了一大堆,相信讀者最想問:「家入市好唔好?」老樓答:「家樓價唔係話貴,但一定唔係低。」「樓市黃大仙」的答案,留待讀者自行參透。不過記者大膽總結劉兆昌意思,來年大有可能加息,樓市又似乎已見泡沫,若非急着買樓自住,應該儲定銀彈,等待「撈底」良機。至於買樓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和技巧,請讀者繼續留意《蘋果》的〈老樓周記〉或者買他的處男作。記者 林浚川